[发明专利]一种自行走的煤矿巷道临时支护结构及自行走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84511.5 | 申请日: | 2020-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828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发明(设计)人: | 王正;王金强;贾卫峰;王炎;易勇;王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盘江矿山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23/04 | 分类号: | E21D23/04;E21D23/16;E21D23/20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商小川 |
地址: | 553500 贵州省***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行走 煤矿 巷道 临时 支护 结构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行走的煤矿巷道临时支护结构,属于煤矿开采支护设备领域;它包括数目不少于4组的门型支腿组;门型支腿组呈顺序依次排列,且每个门型支腿组均能够沿竖直方向进行伸缩;在门型支腿组的上顶部设置有若干个承压纵梁;每个承压纵梁的长度至少需要跨过三组门型支腿组;在中部的门型支腿组之间还设置有行走液压千斤顶;本发明能够保证至少有一组液压支架对采煤工作面的顶部进行支护,解决了使用传统的液压支架及作业方法在采煤工作面安装耗时过长,进而造成采煤工作面巷道坍塌和采煤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煤矿开采支护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行走的煤矿巷道临时支护结构及自行走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我国国情和煤田地质条件的复杂性,炮掘和综掘机开采仍然是煤矿最主要的开采方式。炮掘工作面大多数用单体液压支柱和铰接顶梁来对顶部进行支护,个别地方煤矿也采用金属支柱或木柱进行支护。在掘进过程中,当综掘机距离支护结构超过一定距离时,就应该停止继续割煤,然后开采区清理干净,并且使用液压支架、金属支柱或木柱对采空区的巷道顶部进行支护后才能重新开始采煤。此过程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而此时的采煤工作面巷道顶部处于欠支护状态。对于地质不稳定的地方,很可能会有造成坍塌的危险。同时,每隔一段距离就要停下,对采煤的效率影响很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行走的煤矿巷道临时支护结构及自行走的方法,保证至少有一组液压支架对采煤工作面的顶部进行支护,解决了使用传统的液压支架及作业方法在采煤工作面安装耗时过长,进而造成采煤工作面巷道坍塌和采煤效率低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行走的煤矿巷道临时支护结构,它包括数目不少于4组的门型支腿组;门型支腿组呈顺序依次排列,且每个门型支腿组均能够沿竖直方向进行伸缩;在门型支腿组的上顶部设置有若干个承压纵梁;每个承压纵梁的长度至少需要跨过三组门型支腿组;在中部的门型支腿组之间还设置有行走液压千斤顶。
优选的,门型支腿组共有四组,按从采煤工作面向巷道外的方向排列依次为第一门型支腿组,第二门型支腿组,第三门型支腿组,第四门型支腿组;承压纵梁共有两组,分别为连接第一门型支腿组和第三门型支腿组的第一承压纵梁,连接第二门型支腿组和第四门型支腿组的第二承压纵梁;有行走液压千斤顶安装在第二门型支腿组和第三门型支腿组之间。
进一步的,每个门型支腿组包括设置在左右两端的液压伸缩支撑柱,在两个液压伸缩支撑柱上顶部伸缩端位置连接有定位横梁。
进一步的,定位横梁为一个内部中空的盒体结构,且在定位横梁的内腔中设置有两个扩展千斤顶;扩展千斤顶伸出定位横梁的端侧与液压伸缩支撑柱相铰接。
进一步的,在定位横梁上还设置有楔形导向块和定位柱;承压纵梁的两侧分别安装在定位柱上;楔形导向块设置在承压纵梁的中部与定位横梁相交叉的位置处。
进一步的,每个定位横梁上楔形导向块和定位柱均成对,且楔形导向块和定位柱均以定位横梁的中线为对称轴对称地进行设置;第一门型支腿组和第三门型支腿组的结构相同,第二门型支腿组和第四门型支腿组的结构相同;楔形导向快的中部开口为一上宽下窄的结构。
进一步的,在第一门型支腿组的定位横梁上铰接安装有辅助纵梁;该辅助纵梁的安装高度不低于承压纵梁的高度,且在辅助纵梁与定位横梁之间还设置有角度调节千斤顶。
优选的,行走液压千斤顶共有两个,分别对称地设置在的两端分别设置在第二门型支腿组和第三门型支腿组上定位横梁的中部;两个行走液压千斤顶规格,且呈协同结构;每个门型支腿组上的两个液压伸缩支撑柱也同样是相同规格且相互协同的结构。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自行走的煤矿巷道临时支护结构的自行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确定各个部件无损伤且相互连接可靠,确定各个液压伸缩杆及液压千斤顶处于负载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盘江矿山机械有限公司,未经贵州盘江矿山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8451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