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亚磺酸酯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85371.3 | 申请日: | 2020-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584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1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富;王慧敏;范乾坤;丁成荣;吕井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C313/04 | 分类号: | C07C313/04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黄美娟 |
地址: | 31001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亚磺酸 酯化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式(III)所示亚磺酸酯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以式(I)所示的磺酰肼化合物与式(II)所示的醇为原料,加入还原剂,在空气氛围中于20~100℃下反应2~10h,所得反应液经后处理即得式(III)所示的亚磺酸酯化合物;所述还原剂为NaHSO3、Na2SO3、NaHSO2·CH2O、五水硫代硫酸钠或Na2S2O3;所述式(I)所示的磺酰肼化合物、式(II)所示的醇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0~20:1~2;
R2-OH (II)
其中,式(I)或式(III)中R1为氢、卤素、C1~C5烷基、甲氧基、三氟甲基、三氟甲氧基、乙酰氨基、硝基或苯基;式(II)或式(III)中R2为甲基或乙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式(III)所示亚磺酸酯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式(I)或式(III)中R1为氢、氟、氯、溴、甲基、叔丁基、甲氧基、三氟甲基、三氟甲氧基、乙酰氨基、硝基或苯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式(III)所示亚磺酸酯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式(I)或式(III)中R1为氢、氯、溴、甲基、叔丁基、甲氧基或苯基。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式(III)所示亚磺酸酯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式(III)所示亚磺酸酯化合物为下列化合物之一: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式(III)所示亚磺酸酯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应温度为30~100℃。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式(III)所示亚磺酸酯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还原剂为亚硫酸钠。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式(III)所示亚磺酸酯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式(I)所示的磺酰肼化合物为4-甲氧基苯磺酰肼,式(II)所示的醇为甲醇,所述还原剂为亚硫酸钠,所述式(I)所示的磺酰肼化合物、式(II)所示的醇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0:2;反应条件为80℃下反应6h;式(III)所示的亚磺酸酯化合物为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式(III)所示亚磺酸酯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处理的步骤为:将所述反应液加水稀释,然后再加入乙酸乙酯萃取,合并有机相,用饱和食盐水洗涤,无水硫酸钠干燥,抽滤,浓缩即得式(III)所示的亚磺酸酯化合物。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式(III)所示亚磺酸酯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与醇的体积比为7.5-8.5:1,每次萃取使用的乙酸乙酯与所述水的体积比为1:1。
10.一种式(V )所示亚磺酸酯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以式(IV)所示的磺酰肼化合物与甲醇为原料,加入还原剂,在空气氛围中于20~100℃下反应2~10h,所得反应液经后处理即得式(V)所示的亚磺酸酯化合物;所述还原剂为NaHSO3、Na2SO3、NaHSO2·CH2O、五水硫代硫酸钠或Na2S2O3;所述式(IV)所示的磺酰肼化合物、甲醇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0~20: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8537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