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容器云平台和大数据提升轨道交通运营能力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86329.3 | 申请日: | 2020-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123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2 |
发明(设计)人: | 冉莉;涂勇;伍富强;张京;钱虹;张琦;蒲一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信产通信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38 | 分类号: | H04W4/38;H04W4/02;G06F9/455;G06F9/50;G06V40/16 |
代理公司: | 上海骁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15 | 代理人: | 赵峰 |
地址: | 200050 上海市长宁***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容器 平台 数据 提升 轨道交通 运营 能力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容器云平台和大数据提升轨道交通运营能力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基于轨道交通站点搭建的数据采集器,获取客流流量数据;根据基础设施、容器云平台及大数据,搭建机器集群;获取机器集群对应客流流量数据的资源使用情况;根据客流流量数据和资源使用情况,对容器云平台上的弹性伸缩资源进行动态调整;本发明通过容器技术和大数据的结合应用在轨道交通中,实现了帮助用户专注于业务,提高了开发运维效率,极大地提升了轨道交通站点运营的科学性,为帮助轨道交通运营提供了数据支持,有助于统筹规划建设运营,将安全和服务的要求贯穿于规划、建设和运营的全过程,从而准确的把握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理领域,尤其涉及利用计算机进行的数据分析技术,特别是一种基于容器云平台和大数据提升轨道交通运营能力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人口大量涌入城镇,城市的轨道交通建设进入高速发展期,公开数据显示,至2020年全国轨道交通总里程预计将达到6000KM以上,面对我国的轨道交通里程迅速增长,线网规模不断增大,批复建设轨道交通的城市越来越多,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运行压力也日趋增大,轨道交通站点的数据监控、安全预防以及数据分析的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现有技术中对海量轨道交通大数据的分析技术不理想,轨道交通站点的运营能力难以提升。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容器云平台和大数据提升轨道交通运营能力的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对海量轨道交通数据分析困难,造成轨道交通站点运营能力下降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容器云平台和大数据提升轨道交通运营能力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基于轨道交通站点搭建的数据采集器,获取客流流量数据;在基础设施之上搭建容器云平台,所述的基础设施包括服务器;在所述容器云平台的PAAS服务中部署大数据所需的依赖组件、数据库及数据采集与分析应用服务,以搭建一用于存储、传输及分析所述客流流量数据的机器集群,且将所述基础设施提供的基础设置作为所述机器集群的底层设施;获取所述机器集群对应所述客流流量数据的资源使用情况;根据所述客流流量数据和所述资源使用情况,对所述容器云平台上的弹性伸缩资源进行动态调整,以实现提升所述轨道交通站点的运营能力;其中,对所述弹性伸缩资源的动态调整包括:对所述弹性伸缩资源进行粗调和对所述弹性伸缩资源进行细调;
所述数据采集与分析应用服务支持即时实时获取所述客流流量数据,以生成任意时间段的客流信息报表,及对所述客流流量数据进行数据分析,以生成数据分析报告;
所述机器集群分析所述客流流量数据包括以下步骤:扫描所述客流流量数据中对应每一乘客的wifi移动终端,获取所述wifi移动终端的标识信息;根据所述wifi移动终端的信号强度对所述乘客进行定位,获取对应所述乘客的定位信息,以最终基于所述标识信息和所述定位信息,实现了解客流动向和方位;对所述乘客进行人脸检测、人脸识别及人脸跟踪,以实现预测所述乘客的行为动作。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对所述弹性伸缩资源进行粗调包括以下步骤:根据所述客流流量数据和所述资源使用情况,建立客流流量和资源使用关系对比图;根据所述客流流量和资源使用关系对比图进行所述弹性伸缩资源的粗调;对所述弹性伸缩资源进行细调包括以下步骤:根据所述客流流量数据进行所述容器云平台服务副本数的调试,获取所述轨道交通站点的历史峰值客流流量;根据所述历史峰值客流流量进行所述弹性伸缩资源的细调。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对所述弹性伸缩资源进行粗调的粗调对象包括所述大数据所需的依赖组件、数据库及数据采集与分析应用服务;对所述弹性伸缩资源进行粗调的粗调内容包括:根据对应所述大数据的资源请求使用量,对所述容器云平台副本进行横向的伸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信产通信服务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信产通信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8632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生产带单板构件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用于矿物混合过程中的物料元素成分检测装置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