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虚拟场景中虚拟道具的激活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86808.5 | 申请日: | 2020-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952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周岷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3F13/60 | 分类号: | A63F13/60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0 | 代理人: | 高天华;张颖玲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虚拟 场景 道具 激活 方法 装置 设备 存储 介质 | ||
1.一种虚拟场景中虚拟道具的激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虚拟场景的界面中呈现至少两个局内虚拟道具的操作控件,以及虚拟对象针对所述虚拟场景的局内交互成绩;
其中,所述局内虚拟道具具有叠加得分技能的属性,所述叠加得分技能,用于所述虚拟对象使用具有所述叠加得分技能的属性的局内虚拟道具执行交互操作后,能够获取用于激活其他局内虚拟道具的交互成绩;
当所述局内交互成绩达到所述至少两个局内虚拟道具中第一虚拟道具所对应的第一成绩阈值时,激活所述第一虚拟道具,以使所述第一虚拟道具的操作控件在有效时间内处于激活状态;
在所述有效时间内,响应于针对处于激活状态的所述第一虚拟道具的操作控件的触发操作,控制所述虚拟对象使用所述第一虚拟道具执行针对目标对象的交互操作,并呈现所述交互操作对应的第一道具交互成绩;
获取所述局内交互成绩与所述第一成绩阈值的成绩差值,并当所述成绩差值与所述第一道具交互成绩之和达到所述至少两个局内虚拟道具中第二虚拟道具所对应的第二成绩阈值时,激活所述第二虚拟道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虚拟场景的界面中呈现至少两个局内虚拟道具的操作控件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虚拟场景的界面中,呈现包括至少两个虚拟道具的道具选择界面;
响应于基于所述道具选择界面触发的道具选择操作,将所选择的至少两个虚拟道具作为所述至少两个局内虚拟道具。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虚拟场景的界面中呈现至少两个局内虚拟道具的操作控件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虚拟场景的界面中呈现技能选择界面;
响应于基于所述技能选择界面触发的针对叠加得分技能的技能选择操作,控制所述虚拟对象装备所述叠加得分技能,以使所述局内虚拟道具具有所述叠加得分技能的属性;
其中,所述叠加得分技能,用于所述虚拟对象使用具有所述叠加得分技能的属性的虚拟道具执行交互操作后,能够获取所述第一道具交互成绩。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呈现所述局内虚拟道具的技能指示信息,所述技能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局内虚拟道具具有所述叠加得分技能的属性;
其中,所述叠加得分技能,用于所述虚拟对象使用具有所述叠加得分技能的属性的虚拟道具执行交互操作后,能够获取所述第一道具交互成绩。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呈现所述交互操作对应的第一道具交互成绩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交互操作对应的交互结果;
当所述交互结果表征针对所述目标对象的交互操作有效时,确定所述交互操作对应的第一道具交互成绩。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交互操作对应的交互结果,包括:
获取与所述第一虚拟道具针对所述目标对象的交互方向一致的检测射线,以及所述目标对象对应的伤害检测框;
将所述检测射线与所述伤害检测框进行交叉检测,得到对应的第一交叉状态;
基于所述第一交叉状态,确定所述交互操作对应的交互结果。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交叉状态,确定所述交互操作对应的交互结果,包括:
当所述第一交叉状态表征所述检测射线与所述伤害检测框存在交叉时,分别获取所述目标对象的各部位所对应的部位检测框;
分别对所述检测射线与各所述部位检测框进行交叉检测,得到对应各所述部位的第二交叉状态;
基于对应各所述部位的第二交叉状态,确定所述交互操作对应的交互结果。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交互操作对应的第一道具交互成绩,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虚拟道具执行针对目标对象的交互操作所取得的交互得分;
确定所述虚拟对象的交互等级,并基于所述交互等级确定相应的成绩转换倍率;
将所述交互得分与所述成绩转换倍率的乘积,确定为所述交互操作对应的第一道具交互成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8680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铝型材接口打磨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主动学习的样本标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