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3D打印的丹参酮ⅡA血管支架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87073.8 | 申请日: | 2020-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209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陶玲;沈祥春;蒋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医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L31/06 | 分类号: | A61L31/06;A61L31/14;A61L31/16;B29C64/106;B33Y10/00;B33Y70/10;B33Y80/00;G06T17/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新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4 | 代理人: | 章琪超 |
地址: | 550025 贵州省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打印 丹参 血管 支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3D打印的丹参酮ⅡA血管支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建模:设计血管支架的3D模型,得建模数据;b、制备打印溶液:称取丹参酮IIA原料药,加乙醇,在超声仪中溶解,得溶液A;另称取聚乳酸,与溶液A混合,并加入二氯甲烷溶解,得溶液B;c、3D打印血管支架:将建模数据输入3D打印机的程序中,将溶液B装入3D打印针筒,制备与血管内径大小一致的圆筒,转动圆筒,从3D打印针筒内挤出溶液B,打印到圆筒表面,得血管支架样品;d、将血管支架样品烘干、冷却后,得血管支架成品。本发明既具有减少血管再狭窄、血栓形成、血管壁损概率的特点,又具有载药量高、药物有效均匀分布、释放时间长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用器械制备领域,特别是一种基于3D打印的丹参酮ⅡA血管支架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人类健康的重大威胁,是导致人类死亡和致残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血管内治疗技术的发展,血管内支架植入术已经成为了治疗心血管疾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血管支架是指在管腔球囊扩张成形的基础上,在病变段置入内支架以达到支撑狭窄闭塞段血管,减少血管弹性回缩及再塑形,保持管腔血流通畅的目的。
丹参酮ⅡA(Manshinone IIA,TA)是唇形科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的干燥根及根茎中提取的脂溶性菲醌化合物,历史悠久,疗效显著,在我国临床用于扩张冠脉、扩张血管、抗血栓、改善微循环障碍、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等,但水溶性差,释放极为缓慢。
目前3D打印技术在国际上已开始被应用于器官模型的制造与手术分析策划、个性化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和假体植入物的制造等方面,利用3D打印技术可以根据不同患者的CT、磁共振成像(MRI)等成像数据,快速制造个性化的组织工程支架材料,从而实现材料与患者病变部位的完美匹配。但是对于血管支架而言,材料要求和尺寸精度要求比较高,其中3D打印的PLA支架和金属支架应用临床治疗后,容易对机体造成二次刺激,带来不同程度的血小板聚集、新的血栓的形成、短期内引发血管壁再狭窄、造成血管壁损等问题;而在支架表面涂以肝素、氧化钛等物质,或覆以可降解或不可降解的聚合物薄膜,或涂抹或者添加抗凝血药物的覆膜支架,存在载药量低、不够均匀、涂抹的药物释放过快的问题。
因此,现有的3D打印成型的PLA血管支架或者金属血管支架,存在容易造成血管再狭窄、血栓形成、血管壁损的问题,在支架表面涂覆药物的方式,存在载药量低且不均匀、药物释放过快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3D打印的丹参酮ⅡA血管支架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既具有减少血管再狭窄、血栓形成、血管壁损概率的特点,又具有载药量高、药物有效均匀分布、释放时间长的特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基于3D打印的丹参酮ⅡA血管支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建模:用计算机建模软件设计血管支架的3D模型,得建模数据;
b、制备打印溶液:称取丹参酮IIA原料药400-1000mg,加5-20mL乙醇,在超声仪中溶解20-40min,得溶液A;另称取聚乳酸2-10g,与溶液A混合,并加入二氯甲烷30-80ml溶解,得溶液B;
c、3D打印血管支架:将建模数据输入3D打印机的程序中,将溶液B装入3D打印针筒,制备与血管内径大小一致的圆筒,转动圆筒,从3D打印针筒内挤出溶液B,打印到圆筒表面,得血管支架样品;
d、将血管支架样品经过烘干、冷却后,得血管支架成品。
前述的基于3D打印的丹参酮ⅡA血管支架的制备方法中,所述步骤b为,制备打印溶液:称取丹参酮IIA原料药450-550mg,加8-15mL乙醇,在超声仪中溶解25-35min,得溶液A;另称取聚乳酸4-7g,与溶液A混合,在不断搅拌下加入二氯甲烷40-60ml溶解,得溶液B。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医科大学,未经贵州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8707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陶瓷电容式压力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数据分区存储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