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奥硝唑注射液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88206.3 | 申请日: | 2020-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322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6 |
发明(设计)人: | 刘英甜;贺莲;杨世平;张静;刘娟;巫治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9/08 | 分类号: | A61K9/08;A61K47/10;A61K47/04;A61K31/4164;A61P31/04;A61P3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5900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硝唑 注射液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奥硝唑注射液,该奥硝唑注射液每单位制剂注射液体积为3‑7ml,其中奥硝唑浓度为0.10‑0.25g/ml,所述溶剂为无水乙醇或乙醇与丙二醇的混合溶液,pH控制溶液为非氧化性酸溶液。该奥硝唑注射液制剂处方重量份数计为:奥硝唑500~1000份,无水乙醇500~3000份,丙二醇1000~4000份,盐酸溶液0.5~6份。所得制剂的杂质水平较低,总杂约0.04%,且在低pH环境下制剂的稳定性优异。工艺操作简单,可行性高,能耗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制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奥硝唑注射液。
背景技术
奥硝唑是由Hoffmann-LaRocheandCo(瑞士)公司于1977年在德国首次上市的全身用抗感染药物,其作用机制是奥硝唑被细菌细胞中类似铁氧还蛋白的氧化还原系统还原,一方面通过增加吸收使细胞内浓度变大,另一方面在细胞中产生有毒的代谢物,作用于细菌的DNA过程,促使细菌死亡。因此,奥硝唑注射液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上由原虫、厌氧菌引起感染的急性治疗和维持治疗。
CN201210021254.2公开了一种使用非水溶剂-乙醇作为奥硝唑注射液的稳定剂,不使用丙二醇或仅使用少量的丙二醇,就可以解决杂质、pH值等方面的技术问题,提高奥硝唑的稳定性,灭菌后杂质水平约0.14%。
CN 201410261673.2公开了一种奥硝唑注射液制备方法,将奥硝唑与溶剂混合均匀,所述溶剂为丙二醇和至少部分注射用水的混合物,或者所述溶剂为丙二醇、乙醇和至少部分注射用水的混合物,并将所得混合物用乙酸调整pH 值为3-6 ;然后将调整pH 值后的物料进行至少两次加热冷却循环。提高了其低温条件下的稳定性和刺激性。但其处方中含水,且采用了非终端灭菌的工艺,产品的无菌保证水平较低,安全性存在隐患。
CN201610084689.X公开了一种稳定的奥硝唑及S-奥硝唑注射液,是由奥硝唑(或)S-奥硝唑、1,2-丙二醇、乙醇、和(或)乙酸-乙酸钠水溶液组成,且其中乙酸-乙酸钠水溶液的用量是使该奥硝唑(或)S-奥硝唑注射液的pH值为5.4-6.5。
奥硝唑的物质结构表明,经过终端灭菌及存放后会产生杂质B,即1-(2,3-环氧丙基)-2-甲基-5-硝基咪唑及其他未知单杂,对产品的安全性造成影响。
奥硝唑遇高温不稳定,会导致杂质B和未知杂质产生,但为了药品的无菌保障,工艺需要进行终端灭菌(121℃、15~30min),两个问题形成矛盾。目前技术一般通过水分、处方比例的调整进行杂质的控制,也有专利技术中增加了缓冲盐,但其pH控制范围不足以完全控制杂质水平。
本发明申请人通过研究发现奥硝唑注射液中高温灭菌后出现杂质的产生途径主要与制剂的pH有关,杂质需要在一定程度的碱性条件下产生,因此在一定范围内,制剂的pH环境越偏酸性,杂质产生的可能性越低。因此在处方中加入了非氧化性溶液,可有效的抑制奥硝唑高温条件下杂质的产生,且奥硝唑本身在酸性环境中更佳稳定,因此制剂的稳定性也更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稳定性优异的奥硝唑注射液。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一种奥硝唑注射液,具体实施方案为:
本发明所述一种奥硝唑注射液,该奥硝唑注射液每单位制剂注射液体积为3-7ml,其中奥硝唑浓度为0.10-0.25g/ml,所述溶剂为无水乙醇或乙醇与丙二醇的混合溶液,pH控制溶液为非氧化性酸溶液。
本发明所述一种奥硝唑注射液,该奥硝唑注射液中奥硝唑浓度为0.14-0.25 g/ml,所述溶剂无水乙醇或乙醇与丙二醇混合比例为0.5~9:1~16,所述非氧化性酸溶液为稀硫酸溶液、醋酸溶液、磷酸溶液、盐酸溶液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本发明所述一种奥硝唑注射液,该奥硝唑注射液中奥硝唑浓度为0.17-0.20 g/ml,所述溶剂无水乙醇或乙醇与丙二醇混合比例为1~5:2~8,所述非氧化性酸溶液为盐酸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康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8820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