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人体骨骼的建模方法、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91078.8 | 申请日: | 2020-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888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1 |
发明(设计)人: | 李艳;陈科屹;赵梦瑶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艳;陈科屹;赵梦瑶 |
主分类号: | G06T17/00 | 分类号: | G06T17/00;G06T5/50;G06T7/73;G06T7/6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鼎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11 | 代理人: | 曹勇 |
地址: | 550000 贵州省贵阳市花溪***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体 骨骼 建模 方法 存储 介质 电子设备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人体骨骼的建模方法、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旨在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及的人体骨骼三维模型不便于分析的问题,首先通过以颅骨三维模型获取颅骨六视基准面,并以颅骨六视基准面为基准确定人体骨骼中除颅骨外的其他骨骼的六视基准面;还通过颅骨六视基准面确定颅骨定位矩形体,通过除颅骨外的其他骨骼的六视基准面确定骨头定位矩形体,将复杂的人体骨骼转换为规则的矩形体表示,以便于分析不同骨骼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以推断人体病变原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人体骨骼的建模方法、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生物医学和人体生物力学的发展,通过建立人体三维模型来对人体进行分析和研究,进而探索人体组织器官相对位置关系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目前通过医学扫描设备检测获取人体结构数据,并导入到终端设备中,但是由于人体结构的复杂性,通过螺旋CT和核磁共振获取的人体骨骼三维模型难以转换为具体的数据,因此需要一种能够便于分析的人体骨骼的建模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人体骨骼的建模方法、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旨在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及的人体骨骼三维模型不便于分析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人体骨骼的建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人体骨骼三维模型,所述人体骨骼三维模型包括颅骨三维模型;
根据所述颅骨三维模型的初始侧视图中的额头最前沿点和下颏最前沿点,连接所述额头最前沿点和所述下颏最前沿点确定前视基准线;
根据所述前视基准线确定经过所述前视基准线且垂直于所述初始侧视图所在平面的颅骨前视基准面;
根据所述颅骨前视基准面确定所述颅骨三维模型的前视图,根据所述前视图的解剖标志点确定中轴垂线;
确定所述前视图上的左视临界线和右视临界线,其中,所述左视临界线与所述中轴垂线平行并且所述左视临界线与所述颅骨最左侧相交,所述右视临界线与所述中轴垂线平行并且所述右视临界线所述颅骨最右侧相交;
根据所述左视临界线确定经过所述左视临界线且与所述颅骨前视基准面垂直的颅骨左视基准面,根据所述右视临界线确定经过所述右视临界线且与所述颅骨前视基准面垂直的颅骨右视基准面;
确定所述前视图上的上视临界线和下视临界线,其中,所述上视临界线与所述中轴垂线互相垂直并且所述上视临界线与所述颅骨最上侧相交,所述下视临界线与所述中轴垂线互相垂直并且所述下视临界线与所述颅骨最下侧相交;
根据所述上视临界线确定经过所述上视临界线且与所述颅骨前视基准面垂直的颅骨上视基准面,根据所述下视临界线确定经过所述下视临界线且与所述颅骨前视基准面垂直的颅骨下视基准面;
确定与所述颅骨前视基准面平行且分别与所述颅骨左视基准面和所述颅骨上视基准面垂直的颅骨后视基准面,以得到颅骨六视基准面;
获取颅骨定位矩形体;其中,所述颅骨定位矩形体是由所述颅骨前视基准面、所述颅骨后视基准面、所述颅骨左视基准面、所述颅骨右视基准面、所述颅骨上视基准面和所述颅骨下视基准面相交所得到的;
获取所述人体骨骼三维模型中除颅骨外的其他任意骨头的三维模型所对应的六视基准面,并根据该六视基准面获取相对应的骨头定位矩形体;
以所述颅骨定位矩形体为基准,确定所述骨头定位矩形体与所述颅骨定位矩形体的相对位置关系。
进一步的,所述“以所述颅骨定位矩形体为基准,确定所述骨头定位矩形体与所述颅骨定位矩形体的相对位置关系”具体包括:
获取所述颅骨定位矩形体的中心点;
获取所述骨头定位矩形体的中心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艳;陈科屹;赵梦瑶,未经李艳;陈科屹;赵梦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9107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