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注射模具加工精度的加工设备及其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91679.9 | 申请日: | 2020-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060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顾深锋;顾深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天行健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03 | 分类号: | B29C45/03;B29C45/17;B29C45/73;B29C45/76 |
代理公司: | 嘉兴启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53 | 代理人: | 李伊飏 |
地址: | 314300 浙江省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注射 模具 加工 精度 设备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注射模具加工精度的加工设备及其加工方法,包括加工架、下模具、上模具、降温板、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所述加工架顶部固定安装有下模具,所述下模具上盖设有上模具,所述上模具顶部中部设有注料口。本申请通过多组传感器的传感检测对模具之间的密封压强进行检测,以避免模具之间过于松动,产生溢料的情况,通过对模具内进行负压抽气,使得注料能够快速流入布及至模槽的缝隙,大大降低空鼓气泡的现象出现,有效提高加工的精度,通过温度传感器对注料口的温度进行检测,待注料口温度低于设定值后,由处理器启动电加热套,对注料口进行加热处理,避免熔融注料温度过低无法正常的流通。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注射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注射模具加工精度的加工设备及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注射模具是指在注射机的加热料筒内,塑料受热熔融,受螺杆或杜塞推动,经喷嘴和模具的浇注系统进入模具型腔,塑料在型腔内硬化定型;注射模具用于热塑性塑料制品的成型,用于热固性塑料的成型,目前的注射模具在注射时,模槽内部易出现气泡空鼓等注料不均匀的现象,没有能够提高注料均匀快速流入模槽的部件,且注料的精确度有待提高,且没有能够对模具之间闭合的压力与输送热熔料的温度进行辅助检测的部件,使其加工精度较低。
专利号CN201911065946.5公布了提高注射模具加工精度的加工设备,形成喷雾对模具模块进行冷却,其避免雾化冷却液时液珠自聚凝结或粘附在管道内壁上,以此增大最终朝向加工刀具以及模具模块喷射而出的冷却液中冷却液含量,提高冷却量和冷却效率,还公开了使用本申请加工设备的模具加工工艺,其高效冷却减少塑性变形恢复,提高注塑模具加工生产过程中的加工精度和高分子材料成型件的成型效果。
该提高注射模具加工精度的加工设备存在以下弊端:1、有能够提高注料均匀快速流入模槽的部件,注料的精确度有待提高;2、没有能够对模具之间闭合的压力与输送热熔料的温度进行辅助检测的部件。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提高注射模具加工精度的加工设备及其加工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注射模具加工精度的加工设备及其加工方法,通过真空泵对排气嘴进行抽真空处理,使下模具与上模具之间的模槽形成负压,并由气压传感器对气压至进行检测;待气压传感器检测的气压至复合设定数值后,由主机控制热熔部件工作,使其喷嘴由注料口对下模具与上模具内进行注料,通过下模具与上模具之间的模槽的负压,使得热熔注塑料可快速受压流入模槽内,大大提高注塑的速度,并能够使熔料充满模槽内,使得空鼓现象大大降低;注塑完成后,由冷风机对降温板内的降温铜管进行送风处理,从而使上模具表体实现快速降低处理,以助于内部模料快速成型,并由液压缸将上模具升起,由人员将成型模料取出,待上模具开启后,压力传感器失去压力,将电信号输送至处理器,由处理器控制冷风机对金属定型软管输送冷气,并由金属定型软管的喷头将冷却喷送至模具内的模料上,使模料进行二次降温,在保证模料成型效果更好的同时,可降低模料体表温度,避免对人员造成烫伤;模料取出后,由液压缸再次对上模具进行下压,实现循环的注射工作,本申请通过多组传感器的传感检测对模具之间的密封压强进行检测,以避免模具之间过于松动,产生溢料的情况,通过对模具内进行负压抽气,使得注料能够快速流入布及至模槽的缝隙,大大降低空鼓气泡的现象出现,有效提高加工的精度,通过温度传感器对注料口的温度进行检测,待注料口温度低于设定值后,由处理器启动电加热套,对注料口进行加热处理,避免熔融注料温度过低无法正常的流通,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天行健精密模具有限公司,未经嘉兴天行健精密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9167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