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模拟航空发动机油泵通风轴承腔性能的试验系统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92233.8 | 申请日: | 2020-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549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2 |
发明(设计)人: | 刘晨昊;焦自涛;信琦;苏媛媛;房龙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M15/02 | 分类号: | G01M15/02;G01M1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航信高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26 | 代理人: | 高原 |
地址: | 110015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拟 航空发动机 油泵 通风 轴承 性能 试验 系统 方法 | ||
1.一种模拟航空发动机油泵通风轴承腔性能的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带油气分离装置(1)的加温滑油箱(2)、掺混箱(15)、电机(4)驱动的同轴供油泵(6)和回油泵(12)、加温气源(16)和可调节的第三电磁阀(8)、第四电磁阀(10)、第二电磁阀(13)、第一电磁阀(18)、大气电磁阀(21);
其中,供油泵(6)模拟发动机轴承腔对应的流量和压力的供油,所述供油泵(6)将加温滑油箱(2)的滑油打出而流入掺混箱(15),在供油泵(6)的出口设置一条可调节流量的溢流路,所述溢流路的滑油重新流回加温油箱(2);
掺混箱(15)用于模拟发动机轴承腔,所述掺混箱(15)连接加温气源(16),加温气源(16)用于向掺混箱(15)通入预定流量和温度的空气,用来模拟发动机的封严引气;掺混箱(15)设有连通大气的出口;
回油泵(12)用于模拟发动机回油泵组,所述回油泵(12)将掺混箱(15)的滑油和空气抽回,经过加温滑油箱2的油气分离装置1回到加温油箱2;
加温气源(16)模拟发动机对应流量和压力的封严引气,加温气源(16)连通掺混箱(15);
所述第三电磁阀(8)、第四电磁阀(10)、第二电磁阀(13)、第一电磁阀(18)、大气电磁阀(21)分别设置在供油泵(6)与掺混箱(15)之间管路、回油泵(12)与油气分离装置(1)之间管路、供油泵(6)与油气分离装置(1)之间的溢流路、加温气源(16)与掺混箱(15)之间管路以及掺混箱(15)与大气之间管路,通过电磁阀(8,10,13,18,21)调节相应管路的通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航空发动机油泵通风轴承腔性能的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加温滑油箱(2)和供油泵(6)之间设有油滤(3),用于对加温滑油箱(2)内流出的滑油进行过滤。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航空发动机油泵通风轴承腔性能的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4)通过齿轮箱(5)及转接座(22)连接供油泵(6),在所述转接座(22)上设有第一转速表(9),用于测量电机转速。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航空发动机油泵通风轴承腔性能的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油泵(6)与掺混箱(15)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第二压力表(7)和第二温度表(14),用于测量该管路的流量及温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航空发动机油泵通风轴承腔性能的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油泵(12)与加温滑油箱(2)的油气分离装置(1)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第三压力表(11),用于测量该管路的流量。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航空发动机油泵通风轴承腔性能的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掺混箱(15)与大气之间管路上设有大气压力表(20),用于测量掺混箱(15)的压力。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航空发动机油泵通风轴承腔性能的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温气源(16)与掺混箱(15)之间的管路上设有滤网(17)、流量计(23)及第一温度表,用于过滤加温气源(16)的空气以及对所述空气进行流量及温度的测量。
8.一种采用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模拟航空发动机油泵通风轴承腔性能的试验系统的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方法包括:
控制电磁阀(21)打开,使掺混箱(15)连通大气;
调节加温滑油箱(2)的温度,使温度达到发动机相同的供油温度;
启动电机(4),使电机(4)的转速与发动机的转速相同;
调节第二电磁阀(13),使流进掺混箱(15)的滑油流量达到预定流量;
启动加温气源(16),打开第一电磁阀(18)并逐步关闭大气电磁阀(21),通过调节第一电磁阀(18),使流进掺混箱(15)的空气流量与发动机封严引气流量相同;
调节第三电磁阀(8),使供油泵出口压力与发动机的压力相同;调节第四电磁阀(10),使回油泵(12)的出口压力与发动机的压力相同;
保持预定时间,记录掺混箱(15)的压力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未经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9223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破冰船舶
- 下一篇:基于智能视觉感知的电力工器具全生命周期管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