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能够防治烟草青枯病的解淀粉芽孢杆菌的制备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92377.3 | 申请日: | 2020-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758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陈文;安德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顺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12N1/02;A01N63/22;A01P1/00;A01G13/00;A01G22/45;C12R1/07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91 | 代理人: | 赵红霞 |
地址: | 344000 江西省抚***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能够 防治 烟草 青枯病 淀粉 芽孢 杆菌 制备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够防治烟草青枯病的解淀粉芽孢杆菌的制备及应用,一种能够防治烟草青枯病的解淀粉芽孢杆菌的制备及应用,具体涉及的有益微生物菌是解淀粉芽孢杆菌,该菌已保存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编号为CGMCC No.6462,所采用的发酵工艺,为液体发酵工艺,采用更加先进的超滤浓缩、喷雾干燥方式制备成菌粉,采用超滤浓缩的方式进行制备,能够使产品的活孢子数快速达到1000亿/g的高含量活孢子数菌粉。本发明通过恰当的使用方法,让解淀粉芽孢杆菌定值在植物根际、体表等,同病原菌竞争周围的养分、分泌出抗菌物质抑制病原菌的生长繁殖,同时能够强化植物自我调节系统去抵御病原菌的入侵,从而达到生防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微生物防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够防治烟草青枯病的解淀粉芽孢杆菌的制备及应用。
背景技术
烟草青枯病是热带、亚热带地区烟草的主要病害之一,在中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烟区普遍发生,其中以广东、福建、台湾、湖南、江西、广西东部、安徽南部、四川及贵州局部烟区为害严重,个别年份常常暴发流行,造成毁灭性损失。近几年来,该病的发病和为害范围有向北方烟区扩展的趋势,在山东、河南、陕西及辽宁等省都有发生,局部地区为害较重。该病造成的损失已居各类病害的第4位,必须重视该病的防治工作。
烟草青枯病典型症状是叶片枯萎。初发病时,病株多向一侧枯萎,拔出后可见发病的一侧支根变黑腐烂,末显症的一例根系大部分正常。有的先在叶片支脉间局部叶肉产生病变,茎上出现长形黑色条斑,有的条斑扩展到病株顶部或枯萎的叶柄上。发病中期全部叶片萎蔫,条斑表皮变黑腐烂,根部也变黑腐烂,横剖病茎用力挤压切口,从导管溢出黄白色菌脓,病株茎和叶脉导管变黑。后病菌侵入髓部,茎髓部呈蜂窝状或全部腐烂形成空腔,仅留木质部。其中由劳尔氏菌等菌引起的细菌性青枯病是烟草上最严重的土传病害,由于细菌性引起的烟草青枯病不能被传统化学农药等有效的抑制、防治,一定程度上长期使用农药不仅会使其对农药产生抗药性,严重着影响人身安全和引起病变。
基于此,本发明设计了一种能够防治烟草青枯病的解淀粉芽孢杆菌的制备及应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治烟草青枯病的解淀粉芽孢杆菌的制备及应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所采用的有益微生物菌是解淀粉芽孢杆菌,已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分类命名: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保藏号:CGMCC No.6462;保藏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日期:2012年8月21日。
一种能够防治烟草青枯病的解淀粉芽孢杆菌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①菌株活化,在无菌环境下将低温保藏的解淀粉芽孢杆菌接种于平板培养基,在9℃下进行活化培养,培养12h后制得活化孢子液;
②扩增培养,将步骤①制得的孢子液进行接种于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扩增培养,在20℃下培养至对数成长期后制得活化孢子液菌落;
③发酵培养,将步骤②制得的活化孢子液菌落按照5%比例接种于发酵罐中,在恒温26℃,恒速200r/min,发酵培养24h,制得发酵液;
④超滤浓缩,首先将超滤膜进行酸洗和碱洗,再进行无菌化处理,当完成上述所有步骤后,将步骤③制得的发酵液,使用超滤膜进行过滤,多次过滤后得到超滤浓缩液和低浓度滤液,超滤浓缩液活孢子数≥1000亿/g,低浓度滤液可以通过二次发酵进行重复利用,提高菌种利用率;
⑤喷雾干燥,将步骤④过滤得到的超滤浓缩液加入到干燥罐中进行喷雾干燥处理,实时观测其水分含量,当水分含量低于设定值时,停止干燥,冷却得到解淀粉芽孢杆菌固体,将其粉碎至75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顺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西顺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9237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快装式钢结构建筑主体
- 下一篇:手动脂质体挤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