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无人操作挖掘机的远程监控结构及挖掘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92744.X | 申请日: | 2020-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819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9 |
发明(设计)人: | 秦强;郭渊;储凯煜;将克荣;江波;徐江林;夏晓虎;戴淮初;梅晓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学院;安徽宏昌机电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F9/00 | 分类号: | E02F9/00;E02F9/20;H04N5/225;H04N5/232;H04N7/18 |
代理公司: | 合肥汇融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41 | 代理人: | 赵宗海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无人 操作 挖掘机 远程 监控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无人操作挖掘机的远程监控结构及挖掘机。包括一个用于监控所述挖掘机表面的监控部件,在所述挖掘机的表面设置有用于所述监控部件移动的移动导轨,所述监控部件和所述移动导轨滑动连接,所述监控部件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柔性壳体,主动轮、从动轮、导向轮、驱动电机和摄像头。本发明能够解决由于矿山井巷、隧道、地下工程等工况环境恶劣,容易造成监控器受损,进而导致局部位置监控失效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挖掘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无人操作挖掘机的远程监控结构及挖掘机。
背景技术
采掘、装载机械广泛应用于矿山井巷、隧道、地下工程等,对操作人员操作技能要求很高。工作现场噪音大、粉尘大、部分场合存在高温、潮湿、辐射、有害气体,甚至塌方的安全隐患。随着人们对施工质量、工作效率、职业病防护和安全方面要求的提升,需要对以上机械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
与此同时,我国正逐渐进入老年化社会,人口结构的变化对矿山工程等传统行业提出了新的挑战。以煤矿企业为例,全国45岁以上从业人员占职工总数70%以上,招工、招聘技术人员越发困难,影响了企业发展。所以,以智能化机械取代现代工人、提高工程质量和工作效率是社会的需求。
国内目前在生产及研发矿用挖(采)掘式装载机的企业仅局限在挖掘采集、输送的功能上,未涉及无人操作、跟踪感知、虚拟现实、人机交互等方面智能化的应用。国家煤矿安监局于2019年1月制定公布了《煤矿机器人重点研发目录》,重点研发应用掘进、采煤、运输、安控和救援5类、38种煤矿机器人,其中,掘进、装载机器人是首要需要进行技术突破的机械。采掘、装载机械的智能化、机器人化是未来发展方向之一。
智能化、机器人化的挖掘机必然的需要使用监控系统,在挖掘机工作时对挖掘机的实时工况进行监控。由于单一视频和图像捕捉设备的视野范围有限,容易造成监控死角的产生,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监控能力。为解决上述问题,专利号为201520035123.9公开的名为一种挖掘机的环绕监控系统的中国专利,包括第一监控器、第二监控器、第三监控器、第四监控器、第五监控器、第六监控器及监控仪。
虽然上述技术方案能够通过监控系统对所设置的监控器进行定点监控,各个监控器分布在挖掘机上特定位置在,具有良好的视野,监控范围广,实用性强的特点。但是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采用了多个监控器,由于矿山井巷、隧道、地下工程等工况环境恶劣,容易造成监控器受损,受损后的监控器会导致当前位置的监控失效,从而失去良好的视野和监控范围广的特点。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无人操作挖掘机的远程监控结构及挖掘机,能够解决由于矿山井巷、隧道、地下工程等工况环境恶劣,容易造成监控器受损,进而导致局部位置监控失效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学院;安徽宏昌机电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学院;安徽宏昌机电装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9274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