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切丝后水分控制方法、装置以及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93516.4 | 申请日: | 2020-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736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1 |
发明(设计)人: | 陈得丽;高立秀;朱知元;李永华;万兴淼;王星皓;佘迪;张彪;徐永康;孙成顺;钱周;罗景文;郝瑞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红云红河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24B3/04 | 分类号: | A24B3/04;A24B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常小溪;王立民 |
地址: | 650231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切丝后 水分 控制 方法 装置 以及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切丝后水分控制方法、装置以及设备,本发明针对现有控制切丝后含水率的缺陷,提出通过预先构建两种预测模型,并结合生产数据及工艺标准,对润叶加料及松散回潮两个工序的物料含水率进行预测,其中润叶加料出口的含水预测最优值可以直接作用在对松散回潮出口含水的预测,而松散回潮出口的含水预测最优值可以直接作为调控加水系统的目标值,由此在控制烟丝含水的同时解决了松散回潮出口含水率和切丝后含水率之间的质量指标关联匹配问题,可见本发明能够有效提升切丝后含水率的控制精度,实现制丝车间各工序生产相互协同,尤其是可以保证切丝后含水率稳定性以及后道烘丝工序加工强度一致性,最终实现制丝生产加工均质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烟草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切丝后水分控制方法、装置以及设备。
背景技术
切丝后含水率是制丝生产环节的一项重要工艺指标,其符合性和稳定性对后工序的过程控制稳定具有重要作用,该指标受到烟草企业的广泛关注。
图1为制丝车间投料段至切丝工序的工艺流程图,依据图中生产设备布局可知,一方面由于受各种因素影响,中间环节易造成水分散失;另一方面由于物料通常仅是在松散回潮工序中进行水分调节,而在润叶加料工序仅进行加料工作,除去糖料中的固定水分,工序至此便不会再对物料水分进行修正,也即是说对于切丝后含水率的调控取决于在先工序的水分监控。
现有的切丝后含水率是通过工艺员根据生产实际、天气状况、贮叶时间等情况,人工估算出润叶加料出口含水率和松散回潮出口含水率,从而实现切后含水率的控制。但是,简单的人工估算无法实现前后工序参数协同和精准控制,因此,为保障制丝过程中切丝后含水率的稳定性达到预期,需要一种更为准确、科学的水分控制方法。
发明内容
由此,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切丝后水分控制方法、装置以及设备,以解决在调控切丝后烟丝含水时仅凭人工估算的弊端,能够提高烟丝含水率控制的稳定性和准确性,且进一步贴合烟厂加工智能化控制的高标准需求。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切丝后水分控制方法,其中,包括:
利用预处理后的生产历史数据,训练第一预测模型以及第二预测模型;
根据当前生产数据、预设的切丝后含水率期望值以及所述第一预测模型,预测润叶加料出口的第一含水率最优值;
根据所述第一含水率最优值、当前生产数据以及所述第二预测模型,预测松散回潮出口的第二含水率最优值;
基于所述第二含水率最优值以及松散回潮出口的第一实测含水率,控制松散回潮工序阶段的加水量,以此实现对切丝后水分的控制。
在其中至少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预测模型为正向预测模型,所述预测润叶加料出口的第一含水率最优值包括:
将润叶加料出口含水率的若干仿真值、设定的贮叶时间、切丝片区温湿度作为第一输入变量输入至所述正向预测模型,得到若干相应于所述仿真值的切丝后含水率预测值;
比对各所述切丝后含水率预测值与所述切丝后含水率期望值的差异;
将差异最小的所述切丝后含水率预测值对应的所述仿真值作为所述第一含水率最优值。
在其中至少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预测模型为逆向预测模型,所述预测松散回潮出口的第二含水率最优值包括:
根据松散回潮片区温湿度、润叶加料的物料流量、润叶加料的加料流量、润叶加料片区温湿度、润叶加料出口温度、润叶加料热蒸汽添加值、润叶加料出口的第二实测含水率、薄片回潮出口的第三实测含水率作为第二输入变量输入至所述逆向预测模型,得到所述第二含水率最优值。
在其中至少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红云红河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红云红河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9351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