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终端隐私保护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94847.X | 申请日: | 2020-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431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6 |
发明(设计)人: | 李慧芳;杨穗珊;庞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9/451 | 分类号: | G06F9/451;G06F21/31;G06F21/60;G06F21/62;G06F21/64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郭思宇 |
地址: | 10003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终端 隐私 保护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智能终端隐私信息保护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对智能终端在现有配置下所面临的隐私风险进行量化评估以生成隐私风险等级L;收集智能终端用户的隐私偏好以生成用户隐私偏好度P;基于隐私风险等级L和用户隐私偏好度P,计算采用各种隐私保护技术后的实际隐私开销K;将实际隐私开销K与预设的阈值T进行比较,如果实际隐私开销K小于或等于预设的阈值T,则将采用的各种隐私保护技术的组合确定为隐私保护策略S;将隐私保护策略S发送给智能终端操作系统以征询用户是否同意隐私保护策略S;以及在用户同意隐私保护策略S的情况下将隐私保护策略S映射为各种隐私保护技术的组合,并通知智能终端操作系统启用各种隐私保护技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移动终端应用领域,更具体地涉及智能终端用户隐私的保护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已经极大地扩展了个人信息收集的场景、范围和数量。图像识别、语音识别、语义理解等人工智能认知技术在智能终端上的应用,实现了海量非结构化数据的采集。在这个万物互联、万物皆媒的智能时代,任何人工智能终端都有可能成为内容的信源和接收的窗口,存储着大量可供挖掘的数据,因此,个人隐私泄露问题跃升为人工智能治理的突出风险。
相较于传统大数据应用主要采集用户上网习惯、消费记录等信息,人工智能智能终端上的应用可采集的个人信息更加丰富和敏感,包括用户人脸、指纹、声纹、虹膜、心跳、基因等生物特征个人敏感信息。这些敏感信息具有私密性、唯一性和不变性,一旦被泄露或滥用将对公民权益造成严重影响。
现有的Android和iOS等终端应用生态系统为了吸引更多的开发人员,在平台层面公开了越来越多的API,这些API提供对智能终端的硬件功能(包括GPS、加速度计、摄像头)和用户数据(包括唯一标识符、位置、社交媒体帐户)的访问,其中大部分都是隐私敏感的信息。虽然Android和iOS平台都有权限控制机制,允许用户控制对敏感数据和功能的访问,但是一方面,权限管理器没有提供足够的信息来帮助用户做出合理的判断和决定,另一方面,对于一些受关注较少的传感器权限(如重力传感器),权限管理器并未提供权限管理,应用可以自由使用。因此,仅靠操作系统的权限管理器远不足以实现安全的隐私保护。
现有智能终端存在用户个人敏感隐私信息泄露和被滥用的隐私安全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需要提供创新的智能终端用户隐私的保护方法和装置,以便在为用户提供所需的应用和服务的同时能够更好地保护用户的隐私。
在下文中给出了关于本公开的简要概述,以便提供关于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的基本理解。但是,应当理解,这个概述并不是关于本公开的穷举性概述。它并不是意图用来确定本公开的关键性部分或重要部分,也不是意图用来限定本公开的范围。其目的仅仅是以简化的形式给出关于本公开的某些概念,以此作为稍后给出的更详细描述的前序。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智能终端用户隐私的保护方法,对智能终端在现有配置下所面临的隐私风险进行量化评估以生成隐私风险等级L;收集智能终端用户的隐私偏好以生成用户隐私偏好度P;基于隐私风险等级L和用户隐私偏好度P,计算采用各种隐私保护技术后的实际隐私开销K;将实际隐私开销K与预设的阈值T进行比较,如果实际隐私开销K小于或等于预设的阈值T,则将采用的各种隐私保护技术的组合确定为隐私保护策略S;将隐私保护策略S发送给智能终端操作系统以征询用户是否同意隐私保护策略S;以及在用户同意隐私保护策略S的情况下将隐私保护策略S映射为各种隐私保护技术的组合,并通知智能终端操作系统启用各种隐私保护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9484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靠性测试方法及系统、设备、存储介质
- 下一篇:半导体结构及其形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