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型薄板弧形锻件锻前加热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94892.5 | 申请日: | 2020-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398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5 |
发明(设计)人: | 吕孝根;罗恒军;张海成;曾德涛;孟斌;张富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德阳万航模锻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J1/06 | 分类号: | B21J1/06;B21J13/08;B21K27/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希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26 | 代理人: | 张锡军;杨冬 |
地址: | 618013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型 薄板 弧形 锻件 加热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型薄板弧形锻件锻前加热方法,包括A、在通用料盘上设置多个相互平行的垫铁,垫铁的高度从两端到中间递减;B、将锻件放在垫铁上,锻件与位于两端的垫铁接触,其他垫铁与锻件之间具有间隙;C、将锻件加热至始锻温度。通过在用料盘上设置多个不同高度的垫铁,当板材受热软化并在重力的作用下变形时,垫铁能够对板材进行支撑,可将变形量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防止板材产生较大的变形,加热后板材的形状能够与模具适配,从而能够快速地将板材转移至模具中并进行定位,提高效率,避免始锻温度过低,保证锻造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模锻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大型薄板弧形锻件锻前加热方法。
背景技术
在模锻过程中,锻件通过本身结构和形状在模具中定位,锻造前,需要将锻件加热至始锻温度,然后转运至模具中。对于长度或者直径大于1m,厚度小于3cm的大型薄板弧形锻件来说,原料为平板,在加热过程中发生软化,受重力作用发生变形成为弧形板,由于变形量不可控,导致加热后的板材与模具的形状不匹配,转运时无法快速准确地与模具配合,转运时间超出工艺要求,始锻温度降低,影响锻件表面质量,若锻件无法定位,必然会影响锻件成型质量,不满足加工要求则会造成锻件产品报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大型薄板弧形锻件锻前加热方法,防止锻件在加热过程中产生过大的变形,从而保证锻件与模具快速配合定位,防止始锻温度降低而影响锻件产品质量。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大型薄板弧形锻件锻前加热方法,包括
A、在通用料盘上设置多个相互平行的垫铁,垫铁的高度从两端到中间递减;
B、将锻件放在垫铁上,锻件与位于两端的垫铁接触,其他垫铁与锻件之间具有间隙;
C、将锻件加热至始锻温度。
进一步地,步骤A中,在任意相邻两垫铁之间设置活动垫块,活动垫块的高度从两端到中间递减;所有的活动垫块安装在一支撑框架上,所述支撑框架安装在升降机构上;
步骤B中,活动垫块与锻件之间具有间距;
步骤C中,每隔一段时间,升降机构驱动支撑框架向上运动,使活动垫块将锻件抬起,锻件离开垫铁,持续一段时间后,升降机构驱动支撑框架向下复位,将锻件重新放在垫铁上;重复这一过程,直到锻件的温度升高至始锻温度。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水平的导轨,所述导轨设置在支撑框架两侧的下方,所述导轨上设置有竖直的导向柱以及与导轨滑动配合的滑块,所述导向柱贯穿支撑框架并与支撑框架滑动配合,所述滑块上表面设置有多个呈直角三角形的支撑凸台,所述支撑框架两侧设置有多个支撑腿,每个支撑腿的下端与支撑凸台的斜面接触并与支撑凸台滑动配合,所述滑块通过水平的传动杆连接有一液压缸;
步骤C中,液压缸通过传动杆拉动滑块水平移动,支撑凸台的斜面推动支撑腿向上移动,使得支撑框架升高,将锻件抬起,锻件离开垫铁,持续一段时间后,液压缸复位,支撑框架下降,将锻件重新放在垫铁上。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腿的下端设置有滚轮。
进一步地,所述垫铁可拆卸安装于通用料盘,所述活动垫块可拆卸安装于支撑框架。
进一步地,所述垫铁通过定位销安装于通用料盘,所述活动垫块通过定位销安装于支撑框架。
进一步地,所有垫铁上表面位于同一弧面内,且该弧面的形状与模具底面的形状相同。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用料盘上设置多个不同高度的垫铁,当板材受热软化并在重力的作用下变形时,垫铁能够对板材进行支撑,可将变形量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防止板材产生较大的变形,加热后板材的形状能够与模具适配,从而能够快速地将板材转移至模具中并进行定位,提高效率,避免始锻温度过低,保证锻造质量。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德阳万航模锻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德阳万航模锻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9489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