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人工智能避障小车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96720.1 | 申请日: | 2020-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988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发明(设计)人: | 郝春吉;周怡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D1/02 | 分类号: | G05D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李枝玲 |
地址: | 132011 吉林省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工智能 小车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工智能避障小车,包括中央处理器、主控制器、图像采集模块、转向驱动模块、行走驱动模块、GPS导航模块和红外测距传感器,所述图像采集模块包括采集探头、探头电机和探头电机辅助控制器,所述探头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采集探头用于带动其旋转,所述探头电机辅助控制器用于控制探头电机的启停,所述转向驱动模块包括转向轮、转向电机和转向电机辅助控制器,所述转向电机驱动连接所述转向轮,所述转向电机辅助控制器用于控制转向电机的启停,所述行走驱动模块包括行走轮、行走电机、行走电机辅助控制器,所述行走电机驱动连接所述行走轮,所述行走电机辅助控制器用于控制行走电机的启停,所述GPS导航模块与中央处理器连接。本发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小车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人工智能避障小车。
背景技术
伴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无人驾驶技术受到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安全隐患,则成为重点需要解决的问题。避障作为无人驾驶的关键技术,准确检测出前方障碍物与安全穿过障碍物到达目的地成为智能小车在复杂工作环境下行驶的前提。
目前的避障小车避障不够灵活,容易被盲区的障碍物卡在原地。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工智能避障小车,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人工智能避障小车,包括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包括中央处理器、主控制器、图像采集模块、转向驱动模块、行走驱动模块、GPS导航模块和红外测距传感器,所述图像采集模块包括采集探头、探头电机和探头电机辅助控制器,所述探头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采集探头用于带动其旋转,所述探头电机辅助控制器用于控制探头电机的启停,所述转向驱动模块包括转向轮、转向电机和转向电机辅助控制器,所述转向电机驱动连接所述转向轮,所述转向电机辅助控制器用于控制转向电机的启停,所述行走驱动模块包括行走轮、行走电机、行走电机辅助控制器,所述行走电机驱动连接所述行走轮,所述行走电机辅助控制器用于控制行走电机的启停,所述GPS导航模块与中央处理器连接;
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与转向电机辅助控制器连接用于向转向电机辅助控制器传输控制转向电机的启停命令,中央处理器与行走电机辅助控制器连接用于向行走电机辅助控制器传输控制行走电机的启停命令,中央处理器与探头电机辅助控制器连接用于向探头电机辅助控制器传输控制探头电机启停的命令,所述探头电机与所述转向电机同步启停;
主控制器:所述主控制器用于接收来自采集探头的采集图像数据并传输给中央处理器,所述主控制器用于接收来自红外测距传感器的测距数据并传输给中央处理器。
进一步的,所述采集探头安装在所述车体的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车体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载货架,所述载货架靠近其前后两端处的外侧均安装有所述红外测距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车体的前后两端均安装有柔性防撞板。
进一步的,所述车体的前后两端均安装有光敏探照灯。
进一步的,所述车体的内部还设有与手机端无线通信的信号收发器,所述信号收发器与中央处理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人工智能避障小车可实现全程自动导航和避障,避障效果好,消除盲区,行走灵活。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华大学,未经北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9672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预应力预制管桩制作脱模处理方法
- 下一篇:一种模块式中岛橱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