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人白细胞介素2-聚乙二醇偶联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97646.5 | 申请日: | 2020-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799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发明(设计)人: | 陈龙飞;应跃斌;祝静静;杨金纬;巩尊洋;衡新;丁文;宫丽颖;靳婷;夏钢;梁学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新码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K14/55 | 分类号: | C07K14/55;A61K38/20;A61K47/60;A61P35/00;A61P35/02;A61P3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诺创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28 | 代理人: | 吕鹏云;尹吉伟 |
地址: | 312366 浙江省绍兴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白细胞 聚乙二醇 偶联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人白细胞介素2‑聚乙二醇偶联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公开一种人白细胞介素2‑聚乙二醇偶联物,其包含含有至少一个非天然氨基酸的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和偶联在所述至少一个非天然氨基酸上的PEG,所述至少一个非天然氨基酸的位置选自对应于SEQ ID NO:2的L36、M39、L40、M46、P47、L63、L66、E67、L70和A73中的一个或多个位点,所述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为SEQ ID NO:3所示的蛋白或其功能活性片段。本发明提供的人白细胞介素2‑聚乙二醇偶联物可以单药或者与抗肿瘤药物联用,用于实体瘤或血液肿瘤的治疗。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制药领域,涉及人白细胞介素2-聚乙二醇偶联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常被简称白介素2)是由活化的I型辅助性T淋巴细胞(Th1)产生的一种重要免疫调节因子,曾被称为T细胞生长因子,其主要生物学功能以刺激和抗凋亡双重方式促进T细胞(包括CD4+和CD8+T细胞)的生长、增殖、分化,并促进细胞因子进一步分泌。除此之外,白介素2还刺激NK细胞增殖,增强NK杀伤活性及产生细胞因子,诱导LAK细胞产生;促进B细胞增殖和分泌抗体;因此,白介素2对机体的免疫应答和抗病毒感染等具有重要作用(Gaffena S.L.,Cytokine 28:109e123,2004)。
自1976年Morgan等首次发现IL-2以来,其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991年,美国Cetus生产的rhIL-2(产品名:Aldesleukin)被FDA批准上市,广泛应用于肾细胞癌、恶性黑色素瘤、恶性淋巴瘤等恶性肿瘤(Proleukin说明书),且在乙肝、丙肝感染的辅助治疗方面也有潜在效果(Tomova R.等,Anticancer Research,29:5241-5244,2009)。我国至今有10余家重组人白介素2生物制品投产上市,广泛应用于肾细胞癌、黑色素瘤、乳腺癌、膀胱癌、肝癌、直肠癌、淋巴癌、肺癌等恶性肿瘤的治疗,用于癌性胸腹水的控制,用于手术、放疗及化疗后的肿瘤患者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用于先天或后天免疫缺陷症患者提高细胞免疫功能和抗感染能力,用于各种自身免疫病的治疗,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班狼疮,干燥综合症等,且对某些病毒性,杆菌性疾病,胞内寄生菌感染性疾病,如乙型肝炎,麻风病,肺结核,白色念珠菌感染等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新码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新码生物医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9764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