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建筑废弃PVC的耐酸耐碱木塑地板及制备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98602.4 | 申请日: | 2020-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417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杨正龙;钟瑞;姚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L27/06 | 分类号: | C08L27/06;C08L97/02;C08K5/57;C08K5/12;C08J9/10;E04F15/1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许耀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建筑 废弃 pvc 耐酸 耐碱木塑 地板 制备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建筑废弃PVC的耐酸耐碱木塑地板及制备和应用,使用建筑废弃的聚氯乙烯、木屑等为原料,达到废物利用变废为宝的作用,加入一系列助剂,通过压延、挤压,得到基本的聚氯乙烯地板材,再经喷绘、印刷、轧花等施加装饰,得到图案美观、色彩鲜艳的产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产品耐磨耐划、防水防潮、易于清洗、尺寸稳定性好,是一种适合大多消费人群物美价廉产品,在运输、安装过程节省人力物力,将其卷取成卷,包装后即可上车运输,安装时直接铺设于地面,方便快捷,同时可根据不同人群的需求进行个性化设计,满足消费者各类审美需求,而且弹性好,触感柔软,在建材地面装饰市场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和使用空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废弃聚合物材料回收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建筑废弃PVC的耐酸耐碱木塑地板及制备和应用。
背景技术
当今社会,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建筑室内装修的要求也层出不穷。传统的地面装饰材料,如水泥砂浆、木制层压板、大理石等,虽有较高强度,但质硬且脆,木质地板价格昂贵、容易受潮和燃烧,耐磨性差,易产生划痕,大理石地板表面较滑、触感冰凉,更适合铺设与高档场所,这些缺点都为运输、安装、使用过程造成了不小的麻烦。不仅如此,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环境保护战略的出台,使不可再生的木材、石材作为地板材料受到限制。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中建筑垃圾的产生和排出数量也在快速增长。人们在享受城市文明同时,也在遭受城市垃圾所带来的烦恼,其中建筑垃圾就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约占垃圾总量的30%~40%,因此如何处理和利用越来越多的建筑垃圾,已经成为各级政府部门和建筑垃圾处理单位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大量建筑废物处理问题及传统地板材料的诸多缺点,为符合当今国情与地板市场的发展要求,提供一种基于建筑废弃PVC的耐酸耐碱木塑地板及制备和应用。该产品耐磨耐划、防水防潮、易于清洗、尺寸稳定性好,是一种适合大多消费人群物美价廉产品,在运输、安装过程节省人力物力,将其卷取成卷,包装后即可上车运输,安装时直接铺设于地面,方便快捷。同时本发明所述的基于建筑废弃PVC的耐酸耐碱木塑地板可根据不同人群的需求进行个性化设计,满足消费者各类审美需求,而且弹性好,触感柔软,适于营造温馨舒适的室内环境,因此也在建材地面装饰市场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和使用空间。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基于建筑废弃PVC的耐酸耐碱木塑地板,包括以下重量份含量的原料:
优选地,所述的建筑废弃PVC为回收级PVC树脂,密度为1.4±0.1g/cm2,成型收缩度0.1~0.5%,热变形温度70~90℃。
优选地,所述的发泡剂为偶氮二异丁腈,20℃下的密度为1.1g/cm2,熔点为102~104℃,粒径为0.5~0.6μm,水分低于0.25%。
优选地,所述的稳定剂为甲基锡热稳定剂,色度不超过50,比重为1.17~1.18,锡含量为18~19%。
优选地,所述的增塑剂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25℃下的密度为1.045~1.049g/cm2,200℃下的蒸汽压为1.58kPa,闪点为171℃。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所述的基于建筑废弃PVC的耐酸耐碱木塑地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按照配比,将计量好的建筑废弃PVC与发泡剂、稳定剂、增塑剂和木屑按照先固体后液体的顺序依次加入到加热的高速混合机中,搅拌,使原料混合均匀,液体原料被固体完全吸收,得到搅拌均匀的原料;
S2:将步骤S1搅拌均匀的原料输送到冷混合机中,降温,继续搅拌使原料冷却,并更加松散,得到冷却的混合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9860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