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景区照片无关人像去除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98813.8 | 申请日: | 2020-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468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5 |
发明(设计)人: | 郑雅羽;张鸿锐;张天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T3/00 | 分类号: | G06T3/00;G06T7/11;G06T7/194;G06T5/50;G06K9/62;G06N3/04;G06N3/08 |
代理公司: | 杭州赛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0 | 代理人: | 汪爱平 |
地址: | 31001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景区 照片 无关 人像 去除 方法 | ||
1.一种景区照片无关人像去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背景获取:针对任一景点,固定摄像头在该景点的预设拍摄区域I,获得若干背景图;
步骤2:获取照片:当游客站到预设拍摄点位时,摄像机对游客进行抓拍,游客选取满意的照片作为原图S进行下一步处理;
步骤3:人像分割:对游客选定的照片使用卷积神经网络进行实例分割处理;
步骤4:人像筛选:对照片进行人像分割后,进行预处理,对相关人像判断、计算得到相关人像置信度,基于置信度进行相关人像区域和无关人像区域筛选,对筛选的结果进行可视化处理;
步骤5:用户交互:对照片进行无关人像筛选之后,将筛选结果呈现给游客,游客对筛选的结果进行编辑;
步骤6:人像去除:首先进行区域背景匹配,获得与无关人像区域Ω最为匹配的背景区域G,然后采用图像融合的算法,将无关人像区域Ω用对应的背景区域G进行替换,并无缝融合在原图S上,以实现无关人像去除;
步骤7:将人像去除的结果图呈现给游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景区照片无关人像去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1:每天经过一定的时间间隔,拍摄背景图N张,并以拍摄的时间进行命名;
步骤1.2:通过卷积神经网络进行人像分割,判断这N张图内是否含有人像,若不含有人像,则将拍摄的背景图存入该景点的背景图库中,否则将拍摄的背景图删除,若拍摄的N张图像中都含有人像,则继续拍摄N张背景图并重复步骤1.2;
步骤1.3:将M天前的背景图进行删除操作,避免内存浪费;
步骤1.4:对该拍摄点位的预设拍照区域I进行标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景区照片无关人像去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卷积神经网络为Mask-RCNN实例分割网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景区照片无关人像去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1:对照片进行人像分割后,对获得的n个掩模区域进行图像掩膜处理,n个掩模区域内的像素值使用m到m+n之间的n个数值进行赋值,图片的预设拍照区域I的像素值设为255,除此之外的其他区域的像素值设为0;n≥0,m+n<255;
步骤4.2:进行相关人像判断,计算得到相关人像置信度;
步骤4.3:设定置信度阈值,基于置信度进行相关人像区域和无关人像区域筛选,置信度超过阈值的为相关人像区域;
步骤4.4:对认定为有关人像区域的,进行可视化处理,便于用户辨别。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景区照片无关人像去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2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2.1:计算掩模之间的交并比IOU,通过IOU得出各个掩模的有关人像置信度ValueIOU;
步骤4.2.2:计算各个掩模到预设拍照区域I的横向距离HorDis,通过该距离得出各个掩模的有关人像置信度Valuedis;
步骤4.2.3:对各个掩模区域进行聚类,得出各个掩模的人像置信度Valuemeans;
步骤4.2.4:对置信度ValueIOU、Valuedis、Valuemeans加权相加,得到最后的有关人像置信度Value。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9881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