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装配式建筑数字化自动吊装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03183.9 | 申请日: | 2020-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769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朱毅敏;徐磊;王泽宇;何梓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建工一建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14 | 分类号: | E04G21/14;E04G21/16;G06K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谢绪宁;薛赟 |
地址: | 200135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配式 建筑 数字化 自动 吊装 方法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建筑数字化自动吊装方法,运用BIM技术,实现数据模型与施工现场的信息对照,建立BIM云平台,实现对施工过程的远程管理;通过对构件进行分类堆放,并借助计算机算法优化施工过程中装配式构件的吊装顺序,实现吊装过程的快速化、高效化,节省吊装时间;通过对施工机具的改造,实现吊装过程的无人化、自动化;通过传感器系统,实现大型施工机械设备与装配式构件之间的精准对位,保障后续精确、可靠的吊装连接;通过集成5G基站,辅助BIM云平台,实现对施工现场机械设备以及构件材料的实时定位、监管与控制;实现机具设备与BIM云平台之间信息流的高效传输;实现信息及时同步,方便施工人员的管理。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数字化自动吊装方法。
背景技术
当今时代处于建筑行业向数字化建造、信息化建造探索的转型阶段,随着工业和科技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建筑行业开始引入工业化、信息化的方式辅助工程建设。在传统的施工方式中,大部分的工作由施工人员手动操作执行,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且需要大量的时间来完成。未来的施工自动化、无人化是整个建筑建造工业化的探索方向。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建筑施工自动化,提高施工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数字化自动吊装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装配式建筑数字化自动吊装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1)BIM云平台将所需施工装配式构件的信息送对应的生产厂家进行生产,装配式构件的信息包括结构图纸、构件编号、传感器型号、传感器安装位置、RFID有源芯片型号、RFID有源芯片安装位置以及构件送达时间、位置;完成装配式构件生产后将构件参数和构件输送信息入录到RFID有源芯片,同时将信息送回BIM云平台,得到BIM云平台确认后,按位置信息安装传感器和RFID有源芯片;
2)BIM云平台将配套装配式构件的运输箱信息,发送给运输箱厂家进行运输箱制备,制备后运输箱内有识别对应构件RFID芯片的自动扫描设备、给塔吊定位导向的传感器以及箱体外的RFID有源芯片;
3)将步骤1)生产的装配式构件放入对应的步骤2)制备后运输箱内,运输箱识别构件RFID芯片后,将读取的构件编号和输送信息自动录入到箱体外RFID有源芯片,同时生产厂家将构件的装箱信息送回BIM云平台;
4)按输送信息将装有装配式构件的运输箱送到对应的施工现场堆放点,施工现场堆放点接收后更新信息送回BIM云平台;
5)BIM云平台实时接收建筑施工区的信息,根据施工区进度、塔吊、构件的坐标位置信息,调用算法,根据塔吊高度、吊臂与构件堆放场地的方位角,自动计算塔吊运行轨迹;通过算法优选出最优的吊装顺序;针对构件结构在吊装中设计的固定紧固点及构件重量,给出吊装抓力;最终得出吊装方案输出;
6)塔吊接收步骤5)BIM云平台给出的吊装方案,自动对构件进行寻踪,自动进行吊装,将构件吊入定位的施工区,完成吊装,施工区更新构件RFID芯片数据同时信息送回BIM云平台。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一种合理有序、高效规划的方式,录入构件信息,可以实现对构件的后期追踪。借助计算机算法优化施工过程中装配式构件的吊装顺序,实现吊装过程的快速化、高效化,能够节省吊装时间,进一步节省成本。
优选的:所述步骤2)装配式构件运输箱内分类设有数个卡槽,卡槽与所装装配式构件契合;卡槽内设有导向传感器,导向传感器与吊钩上的位置传感器自动匹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传感器系统,实现大型施工机械设备与装配式构件之间的精准对位,保障后续精确、可靠的吊装连接,也即保障了施工过程的安全。
优选的:所述步骤2)装配式构件运输箱各卡槽设有自动推出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建工一建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建工一建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0318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易于运输的折叠门
- 下一篇:一种硬质泡棉模切加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