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面垃圾收集机器人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04215.7 | 申请日: | 2020-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019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贾宝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贾宝平 |
主分类号: | E02B15/10 | 分类号: | E02B15/10 |
代理公司: | 合肥楚思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92 | 代理人: | 杨万明 |
地址: | 234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面 垃圾 收集 机器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面垃圾收集机器人,包括收集筒、套筒和支撑脚,所述收集筒底部安装有套筒,所述套筒两侧底部安装有支撑脚,所述套筒内腔一侧安装有联动机构,且联动机构位于收集筒一侧底部,所述套筒底部安装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顶部活动安装有转筒,且转筒位于套筒内腔底端,所述转筒顶部安装有转盘,具体涉及水面垃圾处理领域。本发明通过设置通过设置联动机构,使其与转盘和转筒配合下不仅仅可以实现带动收集筒的外筒进行旋转操作,从而使其外筒转动控制一号流通槽和二号流通槽的启闭状态,而且还实现了带动收集筒进行上升与下降自动完成垃圾收集功能,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面垃圾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水面垃圾收集机器人。
背景技术
据调查了解,目前我国现有的河流湖泊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特别是各个景区的湖泊污染严重,不仅影响游客观光心情,而且景区水面污染物得不到及时处理将会产生二次污染物,一方面影响水质,另一方面对游客造成潜在的健康隐患。
但是目前水面垃圾清理大多采用人工清理,这样效率低、安全性低、成本大,少数采用人工设备半自动清理,这样不仅仅设备成本昂贵,而且还是需要人工配合打捞效率低,无法白天黑夜无休息式工作。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水面垃圾收集机器人,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现有的水域垃圾通过人工清理不方便,效率低、安全性低、成本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面垃圾收集机器人,包括收集筒、套筒和支撑脚,所述收集筒底部安装有套筒,所述套筒两侧底部安装有支撑脚,所述套筒内腔一侧安装有联动机构,且联动机构位于收集筒一侧底部,所述套筒底部安装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顶部活动安装有转筒,且转筒位于套筒内腔底端,所述转筒顶部安装有转盘,所述转筒外侧壁开设有导向槽,所述转筒内腔壁安装有涡轮叶,所述转盘内侧贯穿开设有贯穿孔,所述转盘表面开设有行程槽;
所述收集筒包括外筒,所述外筒内腔活动安装有内筒,所述外筒侧壁和底部均贯穿开设有一号流通槽,所述内筒侧壁和底部均贯穿开设有二号流通槽),所述外筒两侧分别开设有一号弧形槽和二号弧形槽,所述外筒一侧安装有弧形齿轮条,且弧形齿轮条位于一号弧形槽上方;
所述联动机构包括导向杆,所述导向杆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一端固定连接有一号滑行块,且一号滑行块一端滑动位于导向槽内腔,所述导向杆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一端活动连接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底部安装有一号活塞筒,且升降杆底端滑动插接于一号活塞筒内腔,所述升降杆顶端安装有齿轮辊,且齿轮辊与弧形齿轮条啮合连接,所述升降杆靠近外筒一侧固定连接有推杆,且推杆一端通过滑块滑动位于一号弧形槽内腔,所述一号活塞筒底部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一端底部转动连接有二号滑行块,且二号滑行块底端滑动位于行程槽内腔。
优选的,所述套筒一侧安装有伸缩机构,所述伸缩机构包括二号活塞筒,且二号活塞筒固定于支撑脚顶部,所述二号活塞筒内腔顶部滑动插接有升降架,且升降架为L型结构,所述升降架一端通过滑块滑动位于二号弧形槽内腔,所述二号活塞筒内腔两侧开设有二号导向滑槽,所述升降架底端两侧固定连接有二号导向滑块,且二号导向滑块滑动位于二号导向滑槽内腔。
优选的,所述内筒顶端固定连接有卡接环,所述卡接环一侧底端安装有滑勾,所述外筒外侧顶端开设有凹槽,且滑勾滑动位于凹槽内腔,所述卡接环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且固定杆位于外筒一侧,所述固定杆底端固定于升降架顶端。
优选的,所述一号活塞筒内腔两侧均开设有一号导向滑槽,所述升降架底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一号导向滑块,且一号导向滑块位于一号导向滑槽内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贾宝平,未经贾宝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0421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