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便携式轨道车辆轮对踏面磨损度检测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05641.2 | 申请日: | 2020-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290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2 |
发明(设计)人: | 程敬卿;薛卫昌;刘泽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鼎恒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K9/12 | 分类号: | B61K9/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 代理人: | 陈红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轨道 车辆 轮对 磨损 检测器 | ||
本发明涉及火车轮再制造修复技术领域,具体为便携式轨道车辆轮对踏面磨损度检测器,包括铰接连板,还包括相对于铰接连板左右对称铰接分布的检测平板、对称设置在检测平板端部的携带把手,左右对称分布的检测平板上对称设置有用于通过抵合轮对踏面以踏面检测磨损度的检测组件,所述铰接连板上设有与检测组件轴向卡合的驱动组件。本发明设备体积较小、易于折叠携带、操作使用方便、检测成本有所降低,通过驱动组件、检测组价,使得本发明通过一个驱动组件驱使两组检测组件进行对称夹角同步检测,一方面提高了本发明的检测准确性,另一方面使得本发明结构紧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火车轮再制造修复技术领域,具体为便携式轨道车辆轮对踏面磨损度检测器。
背景技术
轨道车辆轮对是列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运行正常与否直接影响列车运行安全。轮对踏面的磨损等缺陷是影响列车运行安全性、平稳性和运用经济性的重要因素。
目前,我国铁路车辆行业监测车轮踏面磨损一般采用检测设备进行检测,虽然能够实现检测功能以及能够得到检测结果,但是现有的设备体积都比较大,在移动、使用时过程中均不方便,并且由于不能够随意地搬运及携带,导致了每次轮对踏面的磨损检测过程都非常复杂和麻烦,间接地造成了检测效率低下,以及检测成本的增加。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便携式轨道车辆轮对踏面磨损度检测器。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便携式轨道车辆轮对踏面磨损度检测器,包括铰接连板,还包括相对于铰接连板左右对称铰接分布的检测平板、对称设置在检测平板端部的携带把手,左右对称分布的检测平板上对称设置有用于通过抵合轮对踏面以踏面检测磨损度的检测组件,所述铰接连板上设有与检测组件轴向卡合的驱动组件;
所述检测组件与驱动组件之间通过旋转方式实现轴向卡合或轴向脱离配合,当检测组件与驱动组件轴向卡合时,所述驱动组件与检测组件同轴连接驱使检测组件动作,当检测组件与驱动组件轴向脱离配合时,所述检测组件绕括铰接连板上的铰接轴折叠携带。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组件包括沿左右方向设置在检测平板上的检测丝杆、竖直安装在检测丝杆上且底部滑装在检测平板上的检测杆、水平安装在检测杆上端侧面上的检测抵针、以及与检测抵针连接的检测表,所述检测丝杆的相对内侧端部设有与驱动组件轴向卡合的一号传动端头。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沿前后方向两端设置在铰接连板中部内侧壁上的驱动蜗杆、设置在驱动蜗杆前侧端部上的驱动旋钮、设置在铰接连板上且与驱动蜗杆啮合的驱动蜗轮,所述驱动蜗轮两侧端面同轴设有与一号传动端头轴向卡合的二号传动端头。
进一步地,所述一号传动端头上设有轴向卡合凹槽,所述二号传动端头上设有轴向卡合凸块,所述轴向卡合凹槽与轴向卡合凸块形状适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设备体积较小、易于折叠携带、操作使用方便、检测成本有所降低,通过驱动组件、检测组价,使得本发明通过一个驱动组件驱使两组检测组件进行对称夹角同步检测,一方面提高了本发明的检测准确性,另一方面使得本发明结构紧凑,通过轴向卡合的一号传动端头、二号传动端头,使得本发明在满足驱使两个检测平板上的检测组件同步检测的同时,又不影响检测平板的折叠,大大增强了本发明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仰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号传动端头及二号传动端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收起时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鼎恒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鼎恒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0564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