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灯夜视照明效果评价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09354.9 | 申请日: | 2020-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399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1 |
发明(设计)人: | 李祥兵;王坦;王春才;彭丽;赵晓茹;肖航;李径亮;万世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神龙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1/02 | 分类号: | G01M11/02;G01M11/06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俞鸿;高炳龙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汉市沌口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灯 照明 效果 评价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灯夜视照明效果评价方法,其用于验证车辆前大灯的夜间照明效果,其具体步骤包括:根据国标及客户需求制造前大灯并装车;步骤2,选择测试环境,沿测试环境处等距间隔布置多个照度传感器,确定测试指标和各测试指标的权重配比;步骤3,标定步骤1中车辆前大灯的水平和高度,标定近光截止线,近光对比评价和远光对比评价;步骤4,模拟在真实路况情况下,进行近光对比评价和远光对比评价;步骤5,汇总试验数据,挑选出满足步骤2中测试指标的前大灯。本发明不仅大大提高评价的准确性以及评价的效率,而且有效地减少设计阶段的成本浪费、提供了重要支撑。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车灯验证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车灯夜视照明效果评价方法,可以被广泛应用在汽车车灯开发领域,解决基于现有国标局限性,车灯照明法规不能直观反映路面照明效果的问题。
背景技术
据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的统计,虽然夜间行车在整个公路交通中只占四分之一,发生的死亡事故却占了一半。究其原因,主要是夜间可视距离大大缩短,通过车灯,所视距离只达到80m左右。现有汽车照明系统在雨夜、雪天或大雾能见度较低情况下视距不远、效果不佳的弊病也成为汽车行驶的安全隐患之一。这几年光源的相关技术不断提高,车灯照明技术也迅速发展。从原来的灯丝灯泡,到气体放电灯,再到LED以及激光光源,车灯的强度和品质也迅猛发展。汽车前照灯作为汽车部件中重要的外观件及安全件,汽车用户对其美观和出光效果需求尤为突出,尤其是路面的亮度表现,现在越来越多的汽车用户抱怨车灯的路面亮度均匀性不好,长时间驾驶会容易出现疲劳感问题。目前国内的法规要求如GB 4599和GB 25991法规规定了详细的测试区域与测试点,用以保证车辆的正常安全行驶以及迎面车辆的安全行驶。但基于国标的评价方法存在以下的局限性:1)只是规定了特定点的照度要求,不能直观反映路面照度的整体分布情况。如路面照度不均匀,视觉落差大,会导致即使照度达标,也会给驾驶员产生驾驶疲劳和不适感。2)照度宽度不够,法规仅考核左右4m范围内的照度分布,现在实际路面远远宽于这个数据。另外,在车灯设计阶段,满足国标只是开发设计的最低要求,而广大客户期望对照明的需求急剧提升,这种法规和需求方面的矛盾导致技术领域需要提出一种能反映客户需求的夜视评价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灯夜视照明效果评价方法,其不仅大大提高评价的准确性以及评价的效率,而且有效地减少设计阶段的成本浪费、提供了重要支撑。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灯夜视照明效果评价方法,其用于验证车辆前大灯的夜间照明效果,其具体步骤包括:步骤1,根据国标及客户需求制造前大灯并装车;步骤2,选择测试环境,沿测试环境处等距间隔布置多个照度传感器,确定测试指标和各测试指标的权重配比;步骤3,标定步骤1中车辆前大灯的水平和高度,标定近光截止线,近光对比评价和远光对比评价;步骤4,模拟在真实路况情况下,进行近光对比评价和远光对比评价;步骤5,汇总试验数据,挑选出满足步骤2中测试指标的前大灯。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步骤2中,测试环境为:测试道路:高低起伏路面、扭曲道路、宽阔道路和较长的直路;测试车速:20KM/h<实际车速<60KM/h;测试乘员:至少驾龄在5年以上且具有驾驶试验车的资格,乘员的个数n≤3M,M为评价车辆数目;测试天气:晴好的夜间,湿度20%。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步骤3中,测试指标包括前大灯近光对比评价指标:妨碍区,开启度,宽度,舒适性,照明距离,照明均匀性,照明亮度,干扰射线,眩目,截止线的柔和程度,光束轮廓;
妨碍区,在车辆前方20米范围内,在水平角度-40°~+40°范围内,以1lx作为照度边界,利用照度传感器获取近光点亮后地面的照度,利用照度计算照射范围内的平均照度值和照距范围内的平均照度,若照射范围内的平均照度值/照距范围内的平均照度<3,则合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神龙汽车有限公司,未经神龙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0935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强度彩色格拉辛纸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砂带切条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