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连轧机机型及板形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10218.1 | 申请日: | 2020-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888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曹建国;宋纯宁;王雷雷;李艳琳;刘世全;赵秋芳;孔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21B1/26 | 分类号: | B21B1/26;B21B37/28;B21B37/30;B21B2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广友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11237 | 代理人: | 张仲波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轧机 机型 控制 方法 | ||
1.一种热连轧机机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型的上游机架采用UVC(UniversalVariable Crown,通用变凸度)工作辊,下游机架采用基于k-WRS轧机的VSS(VariableStrokeStep,变行程和步长)窜辊策略和适应长/短行程液压窜辊系统的ASR(AsymmetrySelf-compensating Rolling,非对称自补偿轧制)工作辊,全机架均采用VCR(VaryingContact Rolling,变接触轧制)支持辊;
所述上游机架为F1、F2和F3机架;所述下游机架为F4、F5、F6和F7机架;其中,F4、F6和F7机架工作辊采用VSS窜辊策略;F5采用ASR工作辊;
所述VSS窜辊策略包括在轧制单位的中后期,利用指数衰减函数对窜辊行程进行衰减,在窜辊到正负极限位置时,减小步长,增加工作辊与带钢的接触次数,伴随轧制过程利用指数衰减函数对行程进行适当衰减;
其中,指数衰减函数关系式如下:
其中,s表示轧制单位内某一卷对应的窜辊位置,单位为mm;Smax表示最大窜辊行程值,单位为mm;m表示窜辊行程衰减系数;T表示窜辊循环周期;i表示轧制单位内的窜辊步数;N表示单个窜辊循环周期的窜辊步数;q表示单个窜辊循环周期的步数衰减系数;表示避免窜辊位置重复的窜辊位置初相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连轧机机型,其特征在于,所述UVC工作辊的辊形曲线如下:
其中,yt表示上工作辊的辊形函数;L表示工作辊的辊身长度,单位为mm;x表示辊身坐标,正方向为磨辊时的正方向,原点为磨床坐标原点,现场为传动侧;a1、a2、a3、a4均表示辊形系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连轧机机型,其特征在于,所述ASR工作辊的辊形曲线的公式如下:
其中,y表示上工作辊的辊形函数;L1表示凸度调节段的长度,单位为mm;L2表示磨损控制段的长度,单位为mm;L3表示结构工艺段长度,单位为mm;Lw表示工作辊的辊身长度,单位为mm;x表示辊身坐标;a2、a4、a6均表示补偿曲线的特征系数。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连轧机机型,其特征在于,所述VCR支持辊通过设计预设形式的支持辊辊廓曲线,依据辊系弹性变形的特性,使在轧制力作用下支持辊与工作辊之间的接触线长度与轧制宽度自动适应。
5.一种利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连轧机机型实现的板形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形控制方法包括:
在上游机架采用UVC(Universal Variable Crown,通用变凸度)工作辊;
在下游机架采用基于k-WRS轧机的VSS(Variable StrokeStep,变行程和步长)窜辊策略和适应长/短行程液压窜辊系统的ASR(Asymmetry Self-compensating Rolling,非对称自补偿轧制)工作辊;
在全机架中均采用VCR(Varying Contact Rolling,变接触轧制)支持辊;
所述上游机架为F1、F2和F3机架;所述下游机架为F4、F5、F6和F7机架;其中,F4、F6和F7机架工作辊采用VSS窜辊策略;F5采用ASR工作辊;
所述VSS窜辊策略包括在轧制单位的中后期,利用指数衰减函数对窜辊行程进行衰减,在窜辊到正负极限位置时,减小步长,增加工作辊与带钢的接触次数,伴随轧制过程利用指数衰减函数对行程进行适当衰减;
其中,指数衰减函数关系式如下:
其中,s表示轧制单位内某一卷对应的窜辊位置,单位为mm;Smax表示最大窜辊行程值,单位为mm;m表示窜辊行程衰减系数;T表示窜辊循环周期;i表示轧制单位内的窜辊步数;N表示单个窜辊循环周期的窜辊步数;q表示单个窜辊循环周期的步数衰减系数;表示避免窜辊位置重复的窜辊位置初相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技大学,未经北京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1021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