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的XML文档翻译及评价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12035.3 | 申请日: | 2020-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574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2 |
发明(设计)人: | 刘兴宇;杜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雅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40/58 | 分类号: | G06F40/58;G06F40/51;G06F40/289;G06F40/211 |
代理公司: | 沈阳优普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4 | 代理人: | 李晓光 |
地址: | 110004 辽宁省沈阳市***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注意力 机制 xml 文档 翻译 评价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的XML文档翻译及评价方法,采用基于自注意力机制的翻译模型进行模型训练;构建基于XML语言的平行语料库,构建词表,并且将得到的相应词由独热向量转换成词嵌入向量;构建XML文档预处理系统,判断并设置各种标签类型下句子是否需要翻译,将需要翻译的XML句子中的标签替换成统一符号;构建XML文档后处理系统,将翻译模型生成的句子中的统一符号还原成输入文件对应的标签;构建XML文档翻译质量评价系统,模型翻译的句子的标签内容和数量的准确率,句子翻译质量和标签在句子中的位置是否正确。本发明设置和选择每种标签类型下句子是否进行翻译,并利用XML标签构建用户词典,解决了标签的翻译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神经机器翻译技术,具体为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的XML文档翻译及评价方法。
背景技术
机器翻译是指,利用计算机将一种自然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自然语言的过程。随着技术的发展,基于深度学习的神经机器翻译技术成为了主流。相比于传统的基于统计的机器翻译方法,神经机器翻译的译文在句子流畅度,句意准确度等方面的表现都更佳。从机器翻译质量评价指标BLEU值来看,在语料丰富的情况下,神经机器翻译取得的效果也是远优于统计机器翻译。并且在某些任务中,神经机器翻译已经取得了与专业翻译人员相媲美的效果。
神经机器翻译取得的成果,与神经网络独特的网络结构、算法等息息相关。神经机器翻译的模型架构为编码器-解码器框架,其特点是,利用编码器将输入的文字序列转化为包含文字信息的向量,然后利用解码器将这个向量转换为目标语言。编码器和解码器主要由不同的中间网络层组成,常用的中间层有循环神经网络,卷积神经网络,基于注意力的网络等。其中卷积神经网络共享卷积核,可高效处理高维数据,在机器翻译中,可用于提取特征,而循环神经网络可用于描述时间上连续的输出状态,有记忆功能,贴合文字序列的特点,可用于解码器按序解码目标文件。
早期的编码器-解码器框架,就是使用卷积神经网络编码源语言序列,循环神经网络转换模型中间向量为目标语言。循环神经网络虽能处理序列信息,但其对历史信息的记忆会随着句子序列的增长而衰减,于是一种长短时记忆网络(LSTM)被提出。LSTM的特点就是能够学习长距离依赖关系,它主要通过门结构来选择需要被记忆或遗忘的信息。LSTM的整体计算较为繁琐,于是很多针对优化LSTM的模型被提出,其中最广为人知的为GRU。GRU将LSTM中的遗忘门和输入门组合成一个更新门,具有比LSTM更高的计算效率。
随后注意力机制在神经机器翻译中的成功应用,将机器翻译带上了一个新的高度。注意力机制模仿了人类翻译的过程,模型在解码时,并不像循环神经网络那样,将所有单词视同一律,而是为不同单词赋予不同的权重,与当前时刻翻译的词相关性高的词,将获得较高的注意力权重,可以看出,注意力机制的引入,缓解了循环神经网络的不足。
语言对之间的神经机器翻译受到了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随着研究人员和机构的投入增大,机器翻译的质量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与之相比,基于XML文档的翻译却没有太好的效果。不同于传统的句子级或文档级的翻译,XML文件中包含很多具有实际意义且无需翻译的标签,如何保障译文中标签数量,内容和位置的准确性,成了一大难题,现有的神经机器翻译模型,并不能很好的处理XML中的标签与译文之间的关系,无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神经机器模型不能很好的处理XML中的标签与译文间的关系等不足,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的XML文档翻译及评价方法,利用人类翻译习惯、数据预处理、后处理等手段,完善XML文档的翻译,且完成了一种新的评价指标,用于帮助评估XML文档的翻译效果,有助于对翻译效果进行更准确的修正。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的XML文档翻译及评价方法,XML文档至少包括XML标签和待翻译的句子,其特征在于:使用标签区分不同句子之间的关系,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雅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沈阳雅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1203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