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2-氰基-3-氯-5-三氟甲基吡啶与丁二腈的联合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12080.9 | 申请日: | 2020-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907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3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东;向彬;李君;刚宏辉;柯有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佳瑞米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13/84 | 分类号: | C07D213/84;C07C253/14;C07C253/34;C07C255/0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16040 内蒙古自治区乌***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氰基 甲基 吡啶 丁二腈 联合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2‑氰基‑3‑氯‑5‑三氟甲基吡啶与丁二腈的联合制备方法,属于有机化学领域。该方法以2‑氟‑3‑氯‑5‑三氟甲基吡啶、二氯乙烷为原料,在相转移催化剂作用下于氰化钾/钠溶液反应得到2‑氰基‑3‑氯‑5‑三氟甲基吡啶与丁二腈混合溶液,经过分层水洗,精馏后得到含量99%以上2‑氰基‑3‑氯‑5‑三氟甲基吡啶与含量99.9%以上丁二腈。本发明收率高、废水处理简单,副产物得到充分利用,2‑氰基‑3‑氯‑5‑三氟甲基吡啶收率可达到93%,丁二腈收率可达到95%。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化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2-氰基-3氯-5-三氟甲基吡啶与丁二腈的联合制备方法。
技术背景
2-氰基-3-氯-5-三氟甲基吡啶为一种重要的农药中间体,主要用于生产2-甲氨基-3-氯-5-三氟甲基吡啶盐酸盐,氟醚菌酰胺等农药化工产品。丁二腈为重要的医药中间体,也可以用来生产汽车涂料、电池添加剂等。
国外专利以2,3-二氯-5-三氟甲基吡啶为原料与4-二甲氨基吡啶进行反应,经过结晶干燥后的吡啶盐,再与氰化钾或氰化钠反应,经过水洗蒸馏得到2-氰基-3氯-5-三氟甲基吡啶,收率为80%。该操作工艺繁琐,收率较低,且产生的含氰废水量极大,处理及为困难,不利于长期工业化生产。丁二腈制备主要采用丙烯腈与氢氰酸合成制成,对生产工艺要求极高,投资风险较大,废水量大处理困难。
为了减少三废,提高反应利用率,有必要通过反应过程来减少副产物,提高原料利用率,符合绿色化学的发展需求。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工艺废水量大,难以处理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2-氰基-3氯-5-三氟甲基吡啶与丁二腈的联合制备方法,过量的氰化钾/钠全部被二氯乙烷或二溴乙烷消耗。
本发明可通过以下途径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2-氰基-3氯-5-三氟甲基吡啶与丁二腈的联合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以2-氟-3-氯-5-三氟甲基吡啶、二氯乙烷或二溴乙烷为原料,在催化剂作用下,有机溶剂中与氰化钾或氰化钠溶液反应得到2-氰基-3-氯-5-三氟甲基吡啶与丁二腈混合溶液。
2)将步骤1)所得溶液分层,萃取,有机层通过精馏获得2-氰基-3-氯-5-三氟甲基吡啶与丁二腈产品。
进一步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步骤1)中,2-氟-3-氯-5-三氟甲基吡啶、二氯乙烷或二溴乙烷摩尔比为1:4-5,优选摩尔比为1:4。
进一步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2-氟-3-氯-5-三氟甲基吡啶与氰化钾/氰化钠摩尔比为1:2-3,优选摩尔比为1:2。
进一步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催化剂为聚乙二醇、苄基三甲基氯化铵、苄基三乙基氯化铵、4-二甲氨基吡啶等至少其中一种。
进一步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2-氟-3-氯-5-三氟甲基吡啶与催化剂摩尔比为1:0.02-0.03。优选摩尔比为1:0.025。
进一步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反应溶剂选自苯、甲苯、三甲苯、二氯乙烷、二溴乙烷、四氯化碳、邻二氯苯的至少一种。优选溶剂为二氯乙烷和二溴乙烷,既参与反应又作为溶剂。最优选溶剂为二氯乙烷,分离提纯较为简单。
进一步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步骤1)中,反应温度为30-100℃,优选反应温度为75-78℃。当加热至78℃以上温度控制要求较高,反应放热剧烈。
进一步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步骤2)中,分层、萃取操作为:将1)所得反应液降温至30-35℃,静置分层,下层为产品混合液;水层加入二氯乙烷或二溴乙烷后搅拌,静置分层,二氯乙烷/二溴乙烷层套用下一批次反应,水层检测氰根离子为0ppm后处理。水层可直接三效蒸发处理或直接蒸馏,回收的水可套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佳瑞米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未经内蒙古佳瑞米精细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1208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