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高温、耐水解ABS工程塑料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13352.7 | 申请日: | 2020-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509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2 |
发明(设计)人: | 段嘉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段嘉敏 |
主分类号: | C08L55/02 | 分类号: | C08L55/02;C08K13/06;C08K9/06;C08K3/22;C08K9/04;C08K3/38;C08K3/04;C08K5/12;C08K5/18;C09C1/00;C09C3/12;C09C3/08;C09C1/44;C09C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50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高温 耐水 abs 工程塑料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高温、耐水解ABS工程塑料,包括如下重量份原料:ABS树脂80‑100份、耐热填料8‑10份、防水填料5‑8份、增塑剂3‑5份、抗氧剂3‑5份;该耐热填料表面含有大量的苯并噁嗪,苯并噁嗪为很好的耐热基团,使得ABS工程塑料的耐热性提升,并制备了一种防水填料,将预改性碳纳米管分散在二氧化钛胶溶中,进行超声处理使得纳米二氧化钛嵌在改性碳纳米管内,再用十六烷基三甲氧基硅烷进行表面处理,制得防水填料,该防水填料表面含有大量苯基和长链烷基,具有很好的疏水性,进而防止了ABS工程塑料的水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塑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高温、耐水解ABS工程塑料。
背景技术
ABS树脂是丙烯腈、丁二烯和苯乙烯的三元共聚物,可采用共混法、共聚法和乳液接枝法生产。通过调节ABS中三种单体的组成,可制备具有超高抗冲击型、通用型和特殊型(如电镀级)等各种牌号的材料。采用ABS材料制备的塑料制品无毒、无味,刚性和韧性能满足家用电器、轻工文体用品、汽车工业和化学工业等领域的要求,其应用十分广泛。
现有的ABS工程塑料的耐高温性一般,长期在高温条件下,使用塑料自身性能会出现下降,且在长时间浸水下,ABS塑料会出现水解现象,大大影响了工程塑料的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高温、耐水解ABS工程塑料。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现有的ABS工程塑料的耐高温性一般,长期在高温条件下,使用塑料自身性能会出现下降,且在长时间浸水下,ABS塑料会出现水解现象,大大影响了工程塑料的使用。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耐高温、耐水解ABS工程塑料,包括如下重量份原料:ABS树脂80-100份、耐热填料8-10份、防水填料5-8份、增塑剂3-5份、抗氧剂3-5份;
该ABS工程塑料由如下步骤制成:
步骤S1:将ABS树脂和耐热填料在转速为300-500r/min的条件下,进行搅拌10-15min,制得第一混合料;
步骤S2:将防水填料和抗氧剂在转速为500-800r/min的条件下,进行搅拌3-5min后,加入增塑剂,继续搅拌10-15min,制得第二混合料;
步骤S3:将第一混合料和第二混合料,在转速为1000-1200r/min,温度为170-190℃的条件下,进行熔融搅拌30-40min制得熔融料;
步骤S4:将熔融料加入五段双螺杆挤出机中,在三段温度分别为210℃、230℃、250℃、230℃、210℃的条件下,进行挤出并冷却切粒,制得ABS工程塑料。
进一步,所述的增塑剂为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二乙酯中的一种或多种任意比例混合,抗氧剂为N-苯基-α-萘胺和N-烷基吩噻嗪中的一种或两种任意比例混合。
进一步,所述的耐热填料由如下步骤制成:
步骤A1:将蔗糖、硼酸、醋酸加入反应釜中,在转速为150-200r/min,温度为80℃的条件下,进行搅拌至蔗糖和硼酸完全溶解后,保温30-40min后,加入正丙醇锆,在温度为65℃的条件下,进行搅拌3-5h后,在温度为120℃的条件下,进行烘干2-4h后,研磨,制得前驱体粉末;
步骤A2:将步骤A1制得的前驱体粉加入马弗炉中,在升温速率为10-15℃/min的条件下,进行升温至温度为1200℃,进行保温1-1.5h后,继续升温至温度为1550℃,进行保温2-3h后,在降温速率为5-8℃的条件下,进行降温至温度为600℃,保温1-1.5h后,继续降温至室温,制得硼化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段嘉敏,未经段嘉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1335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