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械抓取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13866.2 | 申请日: | 2020-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079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王瑞;吴茂;刘吉涛;许冉;刘加顺;陈涛;熊力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应急预警与救援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90 | 分类号: | B65G47/90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11120 | 代理人: | 梁倩;廖辉 |
地址: | 430223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械 抓取 机构 | ||
1.一种机械抓取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三个单耳抓取钩、挡销(4)、扭簧(5)、连杆(6)及手柄(7);
所述单耳抓取钩的下部加工有圆形缺口,上部加工有L形缺口;
令所述三个单耳抓取钩分别为单耳抓取钩A、单耳抓取钩B及单耳抓取钩C(2),其中,单耳抓取钩A和单耳抓取钩B并列连接为一体,形成双耳抓取钩(3);
所述机架(1)为U形板;所述U形板的两个侧板的端部分别设有销轴(8);两个销轴(8)分别与双耳抓取钩(3)及单耳抓取钩C(2)销接;所述双耳抓取钩(3)和单耳抓取钩C(2)可绕所述销轴(8)转动,且单耳抓取钩C(2)可插入双耳抓取钩(3)的单耳抓取钩A、单耳抓取钩B之间;所述单耳抓取钩C(2)和双耳抓取钩(3)组成的整体的重心在两个销轴(8)中间;
所述双耳抓取钩(3)下部的圆形缺口与单耳抓取钩C(2)下部的圆形缺口相对;当所述双耳抓取钩(3)的圆形缺口与单耳抓取钩C(2)的圆形缺口对接形成圆形钩腔(14)时,双耳抓取钩(3)上部的L形缺口与单耳抓取钩C(23)上部的L形缺口对接形成开口向上的矩形凹槽(13);
所述机架(1)的U形板一个侧板上设有三个固定销体,从U形板的水平部分到该侧板端部的方向,令三个固定销体分别为第一销体(10)、第二销体(11)及第三销体(12);
所述手柄(7)的中部与所述机架(1)上的第一销体(10)销接;
所述挡销(4)包括连接板及固定在连接板一端的销杆;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加工有连接孔;所述挡销(4)的连接孔与所述机架(1)上的第二销体(11)销接;所述挡销(4)的销杆所在端位于双耳抓取钩(3)和单耳抓取钩C(2)的上方;
所述连杆(6)一端与挡销(4)的销杆销接,连杆(6)的另一端与手柄(7)位于机架(1)的两个侧板之间的端部销接;
所述扭簧(5)的中部套装在所述机架(1)上的第二销体(11)上,扭簧(5)的一端套装在挡销(4)的销杆上,另一端抵触在所述机架(1)上的第三销体(12)上;所述扭簧(5)始终处于扭转状态,且扭簧(5)弹力施加在挡销(4)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机械抓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单耳抓取钩A和单耳抓取钩B通过挡块(9)并列连接为一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机械抓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7)为V形杆。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机械抓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V形杆的尖端为钝角。
5.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机械抓取机构,其特征在于,当抓取物体时,所述双耳抓取钩(3)的圆形缺口与单耳抓取钩C(2)的圆形缺口对接形成圆形钩腔(14),双耳抓取钩(3)上部的L形缺口与单耳抓取钩C(2)上部的L形缺口对接形成开口向上的矩形凹槽(13);矩形凹槽(13)形成后,所述挡销(4)的销杆在扭簧(5)的弹力作用下,落入到所述矩形凹槽(13)内;此时,双耳抓取钩(3)与单耳抓取钩C(2)被锁定,且物体的横杆被锁定在所述圆形钩腔(14)内;
当所述物体脱离时,所述挡销(4)的销杆脱离所述矩形凹槽(13);所述双耳抓取钩(3)的圆形缺口与单耳抓取钩C(2)的圆形缺口分离,所述圆形钩腔(14)打开,所述物体的横杆脱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应急预警与救援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应急预警与救援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1386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农业种植环境监测方法
- 下一篇:一种波纹管管坯的金相试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