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PCB用超厚电解铜箔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15506.6 | 申请日: | 2020-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760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廖天雄;张立军;宋豪杰;岳双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龙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3/38 | 分类号: | C25D3/38;C25D1/04;C25D5/48;H05K1/09 |
代理公司: | 长沙德恒三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29 | 代理人: | 陈艳 |
地址: | 414000 湖南省岳***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pcb 用超厚 电解 铜箔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CB用超厚电解铜箔,其原料份比包括:纯铜块80%‑90%、有机二价硫化合物1%‑5%、含硫丙烷磺酸盐1%‑5%、黏合剂1%‑3%、茶多酚1%‑2%、胶原蛋白1%‑2%、超细铜粉1%‑7%、明胶1%‑2%和拉丝粉0.5%‑1.5%,本发明涉及超厚电解铜箔技术领域。该PCB用超厚电解铜箔及其制备方法,可以让PCB用超厚电解铜箔采用新式的黏结方法,使其保证自身厚度的同时,还可以保证自身的强度,不会轻易的因为本体过厚导致粘粘不均从而松散开,这样一来便给电解铜箔的使用带来了保障了,使其不会轻易的奔溃,也不会随意的松散开,延长了其使用寿命,这便于人们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超厚电解铜箔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PCB用超厚电解铜箔及 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PCB,中文名称为印制电路板,又称印刷线路板,是重要的电子部件,是 电子元器件的支撑体,是电子元器件电气连接的载体,由于它是采用电子印 刷术制作的,故被称为“印刷”电路板,简称印制板,是电子工业的重要部 件之一,几乎每种电子设备,小到电子手表、计算器,大到计算机、通信电 子设备、军用武器系统,只要有集成电路等电子元件,为了使各个元件之间 的电气互连,都要使用印制板,印制线路板由绝缘底板、连接导线和装配焊 接电子元件的焊盘组成,具有导电线路和绝缘底板的双重作用,它可以代替 复杂的布线,实现电路中各元件之间的电气连接,不仅简化了电子产品的装 配、焊接工作,减少传统方式下的接线工作量,大大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 而且缩小了整机体积,降低产品成本,提高电子设备的质量和可靠性,印制 线路板具有良好的产品一致性,它可以采用标准化设计,有利于在生产过程 中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同时,整块经过装配调试的印制线路板可以作为一 个独立的备件,便于整机产品的互换与维修。
现有的PCB用超厚电解铜箔在达到一定厚度之后,其强度会随之下降, 然后长时间使用甚至加工出来之后便会直接松散,这样一来人们的后续使用 将会变得极为麻烦,导致电解铜箔的质量下降,而且一旦投入使用时处于工 作途中PCB用超厚电解铜箔本体突然崩溃,将会直接使其运行的设备停止运 作,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这不利于人们使用。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PCB用超厚电解铜箔及其制备 方法,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PCB用超厚 电解铜箔,其原料份比包括:纯铜块80%-90%、有机二价硫化合物1%-5%、含 硫丙烷磺酸盐1%-5%、黏合剂1%-3%、茶多酚1%-2%、胶原蛋白1%-2%、超细 铜粉1%-7%、明胶1%-2%和拉丝粉0.5%-1.5%。
一种PCB用超厚电解铜箔,其原料按重量份比包括:纯铜块80%、有机二 价硫化合物5%、含硫丙烷磺酸盐5%、黏合剂3%、茶多酚1%、胶原蛋白1%、 超细铜粉3%、明胶1.5%和拉丝粉0.5%。
一种PCB用超厚电解铜箔,其原料按重量份比包括:纯铜块85%、有机二 价硫化合物3%、含硫丙烷磺酸盐2%、黏合剂2%、茶多酚1%、胶原蛋白2%、 超细铜粉2.5%、明胶1%和拉丝粉1.5%
一种PCB用超厚电解铜箔及其制备方法,其原料按重量份比包括:纯铜 块90%、有机二价硫化合物1%、含硫丙烷磺酸盐1%、黏合剂1%、茶多酚1%、 胶原蛋白1%、超细铜粉3%、明胶1%和拉丝粉1%
优选的,所述的一种PCB用超厚电解铜箔,其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 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龙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龙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1550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