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以弓箭习射为载体的教学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16880.8 | 申请日: | 2020-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642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发明(设计)人: | 楼子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楼子豪 |
主分类号: | G09B9/00 | 分类号: | G09B9/00 |
代理公司: | 浙江新篇律师事务所 33371 | 代理人: | 张冬尧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西***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弓箭 载体 教学方法 | ||
本发明是以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君子六艺当的“弓箭习射”为理论及传承载体,针对现代社会青少年生理、心理特征和特点,结合AR实景模拟技术,对中华传统中的习射可以快速的掌握其要领,并且在通过习射的受教方法让受教者懂得知礼、明志、晓义的传统文化精髓的一种全新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青少年中华传统文化价值观教育以及身体素质教育,尤其涉及一种以弓箭习射为载体的教学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家政策导向是优秀中华传统文化以及价值观的复兴,由此对于青少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价值观的教育尤为重要。
而基于现代社会特点以及青少年身理心理特点,常规的模块化的学科类教育,体育类教育,文化艺术类教育都有身理以及心理上的接受难度。填鸭式的记背经典,集训式的体能练习,单一枯燥的教条式的学习方法,都无法在根本上从教育心理层面满足教化培育青少年优秀人格品德以及正确人生价值观的要求。而纵观中华五千年历史,“以人为本”、“为人之道”一直是中华教育的核心精神所在。
既有传承又能创新以适应现代社会的教育方法的应用迫在眉睫。另横向观察,无论是英国德国法国还是日本韩国泰国等具有文化传承的国家,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一直被重视,中华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方法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被提出的课题。
其主要考虑是如何基于社会文化教育发展的现状,实现中华青少年对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以及正确人生价值观以及良好品德操守的形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适应现代社会文化教育发展的需求,对中华青少年正确人生价值观及品德操守的教化培育,实现对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发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以弓箭习射为载体的教学方法,以弓箭习射这项传统优雅的活动作为载体的,深入浅出寓教于乐的,因材施教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使用AR模拟操作器训练;(2)学习弓箭文化常识;(3)基本体能练习;(4)弓箭的习射实操练习;
所述的步骤(1)是让受训者在AR模拟器上操作,采集受训者学前的基本体能、平衡感以及耐力数据,上传至控制平台后作出初期的测试和评估,同时对步骤(4)的过程给予情景再现,对习射过程中给予纠正和巩固;
所述的步骤(2)是教育受训者在习射过程中必须掌握的弓箭原理、构造以及应用技巧和习射中需要遵循的礼节、礼仪;
所述的步骤(3)是对受训者训练其颈椎、脊椎的曲直度,臂力、肺活量、平衡感、腰胯、视觉凝聚力、耐力各方面进行训练和增强;
所述的步骤(4)是对受训者在习射过程中的弓箭选配、立定凝视、均匀呼吸、挺胸收腹、提气运力、搭弓放弦动作要领的实施。
所述的AR模拟器通过外置无线传感器贴附在受训者的手、足、颈椎、膝盖以及需要感知的部位,采集体能测试需要的数据,上传至AR中心处理器中,输出模拟的影像视频。
所述的AR模拟器,将采集的数据与存储的数据进行对比,直观的告知受训者在习射过程中的不正确之处及纠正的方式,同时通过外置摄像头记录实际操作的情景,以供后续情景再现原来的学习,加以纠偏和巩固。
弓箭习射源于中华传统文化,并与现代人的价值观相契合,将射礼仪、心境、品行、德智融入习射中去,可以寓教于乐,劳智结合。
弓箭习射可以增强受训者的体格、心智以及中华传统文化传统“六艺”有更好理解和提升,为今后的学习及各个领域学科类知识的深造具有良好的作用。
需要结合权利人已经申请版权的《弓箭与少年》的教材进行教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楼子豪,未经楼子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1688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链条自行车
- 下一篇:一种对车用轮胎排水槽内石块的清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