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舵套管的焊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17053.0 | 申请日: | 2020-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881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31 |
发明(设计)人: | 任小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辉南方造船(广州番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1/02 | 分类号: | B23K3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套管 焊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焊接工艺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舵套管的焊接方法,用于将舵套管与法兰、船底板以及腹板焊接固定,其包括步骤:将法兰同轴置于舵套管上,法兰的下端面和舵套管的上端面之间形成圆形的第一待焊接缝,采用对称跳焊的方式焊接第一待焊接缝;将舵套管置于船底板上,舵套管的下端面与船底板之间形成圆形的第二待焊接缝,采用对称跳焊的方式焊接第二待焊接缝;将两个腹板对称置于舵套管的两侧,两个腹板的同一侧与舵套管的外周面之间均形成竖直延伸的第三待焊接缝,先焊接两个第三待焊接缝的上半段,再焊接两个第三待焊接缝的下半段。采用对称跳焊的方式,能够分散焊缝热量,以减小舵套管的焊接变形保证舵杆与舵套管的对中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焊接工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舵套管的焊接方法。
背景技术
舵杆是转动舵叶的轴,并用来承受和传递作用在舵叶上的力,以及舵机通过舵杆转动舵叶,舵叶承受水对其的反作用力使船舶实现转向的重要零部件,舵套管套设在舵杆外,需要较高的同心度,不能有太大的误差,一旦有误差需要重新镗孔减少变形程度,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因此需要有效的控制舵套管的变形量在一定的范围内,以保证舵套管与舵杆较高的对中精度。
铝镁合金是现代高速船的结构材料,质量轻且易于加工成型。铝镁合金材质的舵套管被广泛应用,但是传统的焊接方法焊接舵套管过程中,由于铝镁合金的焊接强度高,密度小,所以舵套管的线膨胀系数比钢船大,因此在焊接的过程中极易产生焊接变形超出焊接变形标准范围的问题,导致船体通过不了船检的报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舵套管的焊接方法,以保证焊接变形量在有效范围内,以便于提高舵套管与舵杆的对中精度。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舵套管的焊接方法,用于将舵套管与法兰、船底板以及腹板焊接固定,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所述法兰同轴置于所述舵套管上,所述法兰的下端面和所述舵套管的上端面之间形成圆形的第一待焊接缝,采用对称跳焊的方式焊接所述第一待焊接缝;
S2:将所述舵套管置于所述船底板上,所述舵套管的下端面与所述船底板之间形成圆形的第二待焊接缝,采用对称跳焊的方式焊接所述第二待焊接缝;
S3:将两个所述腹板对称置于所述舵套管的两侧,两个所述腹板的同一侧与所述舵套管的外周面之间均形成竖直延伸的第三待焊接缝,先焊接两个所述第三待焊接缝的上半段,再焊接两个所述第三待焊接缝的下半段。
作为优选,步骤S1具体包括:
将所述第一待焊接缝分为多个第一子段,多个所述第一子段中两两一组,且每组中的两个所述第一子段中心对称设置,依次焊接每组中的两个所述第一子段;
步骤S2具体包括:
将所述第二待焊接缝分为多个第二子段,多个第二子段中的两两一组,且每组中的两个所述第二子段中心对称设置,依次焊接每组的两个所述第二子段。
作为优选,在步骤S1中,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子段的焊接方向相反;
在步骤S2中,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子段的焊接方向相反。
作为优选,在步骤S1之前还包括:
采用定位焊的方式将所述法兰的上端面与船基底面板焊接;
在步骤S3中、焊接所述第三待焊接缝之前还包括:
采用定位焊的方式将所述腹板与所述舵套管焊接。
作为优选,在步骤S2之前还包括:
所述法兰的上端面和所述船基底面板之间形成第五待焊接缝,采用对称跳焊的方式焊接所述第五待焊接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辉南方造船(广州番禺)有限公司,未经英辉南方造船(广州番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1705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键合丝的精细线路修复方法
- 下一篇:具有调节机构的铜带接线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