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氨尾气净化系统及工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19316.1 | 申请日: | 2020-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709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李军;熊晋伟;马雪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特益(北京)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58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吴欢燕 |
地址: | 100102 北京市朝阳区南湖***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尾气 净化系统 工作 方法 | ||
1.一种含氨尾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机酸溶液罐、吸收塔和循环液驱动装置;其中,
所述有机酸溶液罐的出口通过第一喷淋管从所述吸收塔的第一端伸入,所述吸收塔的第二端设有含氨气体入口,使得含氨气体与有机酸溶液逆流接触;
所述吸收塔还设有循环溶液入口和循环溶液出口,所述循环液驱动装置分别与所述循环溶液入口、所述循环溶液出口连接,进而构成循环液回路;
在所述吸收塔的第一端设有脱氨尾气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氨尾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循环溶液入口与所述循环液驱动装置之间的管道设有有机酸铵溶液出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氨尾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塔为立式吸收塔或卧式吸收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氨尾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由所述吸收塔的循环溶液入口伸入第二喷淋管,使得含氨气体与有机酸和有机酸铵混合溶液逆流接触,且所述第二喷淋管设置于所述第一喷淋管与所述含氨气体入口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含氨尾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喷淋管为沿所述吸收塔的长度方向设置多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氨尾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塔具体包括:第一除尘除氨设备,所述第一除尘除氨设备的两端分别设置除尘除氨腔室,所述循环溶液出口、所述含氨气体入口、所述循环溶液入口、所述第一喷淋管和所述脱氨尾气出口由下至上依次设置于所述除尘除氨腔室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含氨尾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除尘除氨腔室内还设置第一防尘网。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氨尾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塔具体为填料塔、板式塔、空塔、管道和腔体其中的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氨尾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有机酸溶液罐与所述第一喷淋管之间设置有机酸溶液泵。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含氨尾气净化系统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有机酸和脱盐水通入到所述有机酸溶液罐中,制备有机酸溶液;
将制备好的有机酸溶液泵入至所述第一喷淋管中,同时由含氨气体入口将含氨尾气通入至所述吸收塔,使得含氨尾气与有机酸溶液逆流接触并生成有机酸铵溶液,有机酸和有机酸铵混合溶液通过所述循环液驱动装置向所述吸收塔内循环喷淋并由系统中输出一部分有机酸铵溶液;
经过脱氨处理后的尾气由所述脱氨尾气出口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特益(北京)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威特益(北京)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1931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在线批改作业的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溜板机构及具有其的拉棒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