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半导体结构及其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21313.1 | 申请日: | 2020-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472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6 |
发明(设计)人: | 苏士炜;林大钧;张智伟;蔡滨祥;简廷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45/00 | 分类号: | H01L4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陈小雯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半导体 结构 及其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半导体结构及其制作方法,其中该半导体结构包含一基底,一电阻式随机存取存储器位于该基底上,包含有一上电极、一下电极以及一电阻转换层位于该上电极以及该下电极之间,以及一帽盖层,覆盖于该电阻式随机存取存储器外侧,其中该帽盖层具有一上半部分以及一下半部分,且该上半部分与该下半部分所包含的应力不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不同应力的帽盖层的电阻式随机存取存储器(RRAM)。
背景技术
电阻式随机存取存储器(Resistive random access memory,RRAM)具有简单结构、低工作电压、高运作速度、良好耐久性且与CMOS制作工艺相容等优点。RRAM是可替代传统的闪存存储器之最有前景的替代物,以达到缩小元件尺寸目的。RRAM正在诸如光盘和非挥发性存储器阵列的各种元件中被广泛应用。
RRAM单元将数据存储在能够被引发相变的材料层内。在所有或部分的层内,材料可以引发相变,并在高电阻状态和低电阻状态之间互相切换。不同的电阻状态被侦测后,可以表示为“0”或“1”。在典型的RRAM单元中,数据存储层包括非晶金属氧化物,在施加足够的电压后,电压可形成跨越过数据存储层的金属桥,也就形成低电阻状态。接着,可以通过施加高电流密度的脉冲或以其他方式,以分解或融化所有或部分的金属结构,使金属桥断裂,并且恢复高电阻状态。然后当数据存储层迅速冷却后,将再次从高电阻状态转变成低电阻状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半导体结构,包含一基底,一电阻式随机存取存储器位于该基底上,包含有一上电极、一下电极以及一电阻转换层位于该上电极以及该下电极之间,以及一帽盖层,覆盖于该电阻式随机存取存储器外侧,其中该帽盖层具有一上半部分以及一下半部分,且该上半部分与该下半部分所包含的应力不同。
本发明另提供一种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包含提供一基底,形成一电阻式随机存取存储器于该基底上,该电阻式随机存取存储器包含有一上电极、一下电极以及一电阻转换层位于该上电极以及该下电极之间,以及形成一帽盖层,覆盖于该电阻式随机存取存储器外侧,其中该帽盖层具有一上半部分以及一下半部分,且该上半部分与该下半部分所包含的应力不同。
本发明特征在于,在初始化(Forming)步骤进行之前,先对覆盖在电阻式随机存取存储器外的帽盖层进行离子掺杂,在帽盖层内部形成应力梯度(也就是应力随着不同位置而逐渐改变),以符合Forming步骤所需要的晶格排列,降低后续Forming步骤所需的能量,并且可以加快电阻式随机存取存储器的载流子迁移速率,提高电阻式随机存取存储器的品质。
附图说明
图1到图5为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例制作半导体结构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电阻式随机存取存储器
102:介电层
104:接触结构
110:下电极
112:电阻转换层
114:上电极
119:凹陷缺口
120:帽盖层
121:斜面帽盖层
122:上半部分
124:下半部分
130:介电层
132:接触结构
A1:第一角度
A2:第二角度
P1:部分蚀刻步骤
P2:第一次离子掺杂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联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2131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