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霉抗粘饲料的生产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1221604.0 申请日: 2020-11-05
公开(公告)号: CN112293564A 公开(公告)日: 2021-02-02
发明(设计)人: 梁恩铨 申请(专利权)人: 湖南良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23K10/12 分类号: A23K10/12;A23K10/14;A23K10/18;A23K10/26;A23K20/189;C12N1/20;C12R1/01;C12R1/39;C12R1/10;C12R1/125;C12R1/11;C12R1/46;C12R1/07
代理公司: 长沙中海宏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24 代理人: 罗霞
地址: 410205 湖南省长沙市高新开发*** 国省代码: 湖南;4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抗霉抗粘 饲料 生产 方法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抗霉抗粘饲料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处理主料:将主料豆粕粉碎过60目筛网,备用;

S2、混料:将发酵菌剂、水、菌酶、主料按0.1~0.2%:30~40%:1~5%:55~68%的比例混合均匀;

S3、发酵:将混匀的原料装入聚乙烯塑料袋中,袋长宽为620cm×125cm,每袋装料40-50kg,上部预留3-5升空气容量,用扎带将口封上,在聚乙烯塑料外面套上相应大小编织袋,送入发酵车间28℃恒温发酵,前2天是好氧菌在发挥作用,后面待氧气耗尽后,厌氧菌开始快速增长,物料开始酸化,5~7天得到发酵饲料成品;

所述的发酵菌剂由生物菌剂1、生物菌剂2、生物菌剂3按体积比1:1:1的比例复合混匀而成,要求总菌液或孢子液≥1.0×109CFU/mL,其中:

A、所述生物菌剂1的制备方法如下:

1)所需的发酵菌种:短小芽孢杆菌(A)、荧光假单胞菌(B)、土壤放射杆菌(C)、红螺菌(D)和硝化细菌(E);

2)所需的发酵培养基:1.5%葡萄糖、1%肉粉、1%奶粉、1%豆粕、4‰低蛋白含盐乳清粉、2‰鱼粉、0.2‰硫酸镁、0.2‰轻质碳酸钙、0.2‰磷酸氢二钾、1‰复合维生素、适量水;

3)一级种子液培养:用接种环刮取步骤1)所述5个发酵菌种,分别接种于牛肉膏蛋白胨液体培养基中,28℃~37℃,180~200rpm,摇瓶培养24~48小时,获得一级菌种种子液;

4)二级种子液培养:将步骤3)的一级菌种种子液按照体积比为0.5%~5%的比例分别接种到步骤2)的发酵培养基中,28℃~37℃,180~200rpm,摇瓶培养24~48小时,获得二级菌种种子液;

5)三级发酵扩繁:先在发酵罐中加入发酵罐容积70%的水,按照步骤2)中的培养基配方按比例将各种物料放入发酵罐,在发酵罐及内含物料高温蒸汽灭菌结束并冷却至35℃左右后,在无菌条件下往各发酵罐分别按照每升培养基添加体积比2%~5%的二级菌种种子液,让各个菌种在发酵罐中以28℃~37℃的温度,氧气通气量为0.04~0.08(v/v·min)的培养条件下扩繁2~3天,使扩繁后的各个单菌菌液的浓度≥1.0×109CFU/mL,发酵结束后取各发酵罐内的A/B/C/D/E菌液按体积比0.5~3.5:1.0~3.5:0.5~3.5:0.8~3.5:0.5~3.5混合备用;

B、所述生物菌剂2的制备方法如下:

1)所需的发酵菌种:枯草芽孢杆菌(KC)、地衣芽孢杆菌(DA)、巨大芽孢杆菌(MF-3);

2)所需的发酵培养基:1.5%葡萄糖、1%肉粉、1%奶粉、1%豆粕、8‰低蛋白含盐乳清粉、2‰鱼粉、0.2‰硫酸镁、0.2‰轻质碳酸钙、0.2‰磷酸氢二钾、1‰复合维生素、适量水;

3)一级好氧发酵菌种种子液培养:用接种环刮取步骤1)所述3个发酵菌种,分别接种于LB液体培养基中,28℃~37℃,180~200rpm,摇瓶培养24~48小时,获得一级好氧发酵菌种种子液;

4)二级好氧发酵菌种种子液培养:将步骤3)的一级好氧发酵菌种种子液按照体积比为0.5%~5%的比例分别接种到步骤2)的发酵培养基中,28℃~37℃,180~200rpm,摇瓶培养24~48小时,获得二级好氧发酵菌种种子液;

5)三级发酵扩繁:先在发酵罐中加入发酵罐容积70%的水,然后按照步骤2)中的发酵所需培养基配方按比例将各种物料放入发酵罐,在发酵罐及内含物料高温蒸汽灭菌结束冷却至35℃左右后,在无菌条件下往各发酵罐分别按照每升培养基添加体积比2%~5%的比例添加二级好氧发酵菌种种子液,让各个生物菌种在发酵罐中以28℃~37℃的温度,氧气通气量为0.04~0.08(v/v·min)的培养条件下扩繁2~3天,使扩繁后的各个单菌菌液的浓度≥1.0×109CFU/mL,再按体积比1:1:1将各菌液混合备用;

C、所述生物菌剂3的制备方法如下:

1)所需的发酵菌种:乳酸乳球菌(SG)、凝结芽孢杆菌(NJ);

2)所需的发酵培养基:2%葡萄糖、5%奶粉、1%蛋白胨、5‰酵母粉、适量水;

3)一级发酵菌种厌氧培养:用接种环刮取步骤1)所述乳酸乳球菌和凝结芽孢杆菌,分别接种于MRS和麦芽汁液体培养基中,37℃,静置培养24~48小时,获得一级发酵菌种种子液;

4)二级发酵菌种种子液厌氧培养:将步骤3)的一级发酵菌种种子液按照体积比为0.5%~5%的比例分别接种到步骤2)的发酵培养基中,37℃,静置培养24~96小时,获得二级发酵菌种种子液;

5)三级菌种厌氧扩繁培养:先在发酵罐中加入发酵罐容积70%的水,然后按照步骤2)中的所需培养基配方按比例将各种物料放入发酵罐,在发酵罐及内含物料高温蒸汽灭菌结束冷却至35℃左右后,在无菌条件下按照每升培养基添加2%~5%的比例往各发酵罐添加二级发酵菌种种子液,使各菌种在发酵罐中以37℃的温度,二氧化碳通气量为0.002~0.005(v/v·min)的培养条件下扩繁48-72小时,使扩繁后的各个单菌菌液的浓度≥1.0×109CFU/mL,再按体积比1:1将各菌液混合备用;

所述的菌酶由以下方法制得:

1)所需的发酵菌种:米曲霉(MQ)、黑曲霉(HQ)、酵母菌(YT);

2)发酵所需培养基:1.5%葡萄糖、1%豆粕、0.2‰硫酸镁、0.2‰轻质碳酸钙、0.2‰磷酸二氢钾、0.1‰复合维生素、适量水;

3)一级好氧发酵菌种种子液培养:用接种环从平板上分别刮取步骤1)所述3个好氧发酵菌种,接种于PDA液体培养基中,25℃~30℃,180~200rpm,摇瓶培养24~48小时,获得一级好氧发酵菌种种子液;

4)二级好氧发酵菌种种子液培养:将步骤3)的一级好氧发酵菌种种子液按照体积比为2%~5%的比例分别接种到步骤2)的发酵培养基中,25℃~30℃,180~200rpm,摇瓶培养24~48小时,获得二级好氧发酵菌种种子液;

5)三级发酵扩繁:先在发酵罐中加入发酵罐容积70%的水,然后按照步骤2)中的发酵所需培养基配方按比例将各种物料放入发酵罐,在发酵罐及内含物料高温蒸汽灭菌结束冷却至35℃左右后,在无菌条件下按照每升培养基添加体积比为2%~5%的比例往各发酵罐分别添加二级好氧发酵菌种种子液,让各个生物菌株在发酵罐中以20℃~25℃的温度,氧气通气量为0.04~0.08(v/v·min)的培养条件下扩繁3天,使扩繁后的各菌液或孢子浓度≥1.0×109CFU/mL,再按体积比1:1:1将各菌液混合备用;

6)将步骤5)混合的菌液与豆粕、麦麸、纯净水水按照0.1:1.5:5:3.4的比例混合均匀,装入具有呼吸阀的发酵袋中,发酵5天,获得菌酶,其中所述豆粕和麦麸均需粉碎过60目筛网后灭菌使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良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良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2160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