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信道传输场景下的加密传输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23377.5 | 申请日: | 2020-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329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发明(设计)人: | 段思睿;余翔;庞育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9/08 | 分类号: | H04L9/08;H04L9/4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赵荣之 |
地址: | 400065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信道 传输 场景 加密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信道传输场景下的加密传输方法,属于通信传输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S1:建立连接:发送方从任意信道发送初始化数据包建立连接;S2:数据传输:包括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所述数据发送包括数据分块和加密;所述数据分块包括:使用随机序列的对加密数据进行分块,根据信道质量的差异调整分块数据;S3:传输结束。本发明在数据分组传输过程中,前序数据包含下一序列数据的密钥,因此解密过程必须从数据开始传输时依次进行,增加了被数据监听后破解的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通信传输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多信道传输场景下的加密传输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见的加密方法大多是针对单一信道进行传输,当在一些特殊通信场景下,数据通信的收发端之间存在多条独立的物理信道可以使用。利用信道的独立特性,将发送数据进行同时分块传输,单一信道所传数据不包含完整的原始信息。因此,多信道传输方法能够确保数据在单一信道被监听的情况下,不可复原原始数据,从而提高数据安全性。关于多信道传输下的信道加密方案,目前尚未见公开。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信道传输场景下的加密传输方法,提高了多信道传输数据的保密性,同时增加了被数据监听后破解的难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信道传输场景下的加密传输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建立连接阶段:发送方从任意信道发送初始化数据包建立连接;
S2:数据传输阶段:包括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所述数据发送包括数据分块和加密;
S3:传输结束。
进一步,步骤S1中,初始化数据包包括:
(1)协议头:用于标识本传输协议,以及此次连接的标识符;
(2)ID:本次连接的传输分组的序列号,由于是初始化分组,因此ID=0;
(3)本原多项式:生成本次传输使用的m序列的本原多项式的八进制系数;收发双方通过该本原多项式,生成m序列,用于数据分块和数据合并;
(4)Ka1、Kb1:即将从A信道发送的下一分组密钥为Ka1,从B信道发送的下一分组密钥为Kb1;
(5)发送模式:信道A和信道B的数据流量的比值;
(6)是否双层加密:传输数据字段标准是否使用双层加密传输,如果是,数据传输过程中每个分组的原始数据需采用初始密钥K0加密。
进一步,不同发送模式流量分步比例包括:
发送模式为0,信道A流量∶信道B流量=1∶1;
发送模式为1,信道A流量∶信道B流量=3∶1;
发送模式为2,信道A流量∶信道B流量=5∶1;
发送模式为n,信道A流量∶信道B流量=(2n2+3n+1)∶(n+1)。
进一步,步骤S2中,数据分块具体包括:假设待分组原始明文数据序列为Di(p),其中i为序列ID,p表示数据的字节位;序列Di(p)与初始化的本原多项式生成的序列m(q)进行分块操作,具体操作步骤包括:
若发送模式为0,则信道A和信道B流量分配相等,判断m(q)是否等于1,若是,则将分块字节分配给信道A;否则,分配给信道B;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邮电大学,未经重庆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2337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轴芯冷却结构、电主轴及加工设备
- 下一篇:一种防水型电力绝缘子及其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