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服饰用光致变色TPU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24495.8 | 申请日: | 2020-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806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何建雄;杨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雄林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东莞市雄林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75/08 | 分类号: | C08L75/08;C08K5/357;C08K5/07;C08K5/132;C08J5/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巩克栋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服饰 用光 变色 tpu 薄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服饰用光致变色TPU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服饰用光致变色TPU薄膜的制备原料包括二异氰酸酯、聚醚多元醇、N-甲基螺嗯嗪、蒽酮类光致变色材料、扩链剂和催化剂;
所述N-甲基螺嗯嗪、蒽酮类光致变色材料的质量比为1:(3-10);
所述服饰用光致变色TPU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二异氰酸酯和聚醚多元醇混合,在搅拌条件下于50~60℃抽真空,得到预聚体;
(2)向步骤(1)得到的预聚体中加入扩链剂和催化剂,于70~80℃继续反应1~5h;
(3)向步骤(2)反应后的物料中加入N-甲基螺嗯嗪和蒽酮类光致变色材料,搅拌,挤出成型,得到服饰用光致变色TPU薄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饰用光致变色TPU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蒽酮类光致变色材料包括1,2-二氢-9-羟基蒽-1-酮和/或1,2-二氢-9-甲氧基蒽-1-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饰用光致变色TPU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异氰酸酯包括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或赖氨酸二异氰酸酯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饰用光致变色TPU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醚多元醇的数均分子量为4000~600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饰用光致变色TPU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扩链剂选自乙二醇、1,3-丙二醇、1,4-丁二醇或1,5-戊二醇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饰用光致变色TPU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为辛酸亚锡、二辛酸二丁锡或二月桂酸二丁锡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服饰用光致变色TPU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二异氰酸酯和聚醚多元醇混合,在搅拌条件下于50~60℃抽真空,得到预聚体;
(2)向步骤(1)得到的预聚体中加入扩链剂和催化剂,于70~80℃继续反应1~5h;
(3)向步骤(2)反应后的物料中加入N-甲基螺嗯嗪和蒽酮类光致变色材料,搅拌,挤出成型,得到服饰用光致变色TPU薄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搅拌速率为500~1000r/min。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真空的真空度为-0.4~-0.2kPa。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搅拌的时间为1-2小时。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的搅拌速率为800~1500 r/min。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挤出成型利用双螺杆挤出机进行。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螺杆挤出机的喂料段温度为130~140℃,混合段温度为150~160℃,挤出段温度为170~180℃,机头温度为170~18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雄林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东莞市雄林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雄林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东莞市雄林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2449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