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停车场管理平台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25595.2 | 申请日: | 2020-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309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季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8G1/0968 | 分类号: | G08G1/0968;G08G1/017;G07C9/00;G07B15/02 |
代理公司: | 南京业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21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21316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识别 智能停车场 管理 平台 | ||
1.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停车场管理平台,包括:停车场和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停车场内设置有若干个停车位,每个车位均有独立编号并存储至管理平台的数据库中,若干个所述停车位将停车场分隔为多个十字型道路,所述十字型道路的中心位置均贴有位置标识,所述停车场内还安装有若干个路由设备,使信号全覆盖;
所述管理平台包括检测模块、导航系统、数据库、电子地图、防盗报警模块和故障报修模块,用户可通过智能设备开启APP应用软件来对管理平台进行访问,在使用APP应用软件时需要注册登录并进行实名验证,实名验证完成后可以进行车辆绑定,绑定后进行面部特征录入并存入数据库中,所述检测模块包括面部识别装置和车牌检测装置,所述面部识别装置和车牌检测装置均安装在停车位的前端上方,用户在将车辆泊入停车位的时候通过面部识别装置来检测驾驶员的面部特征进行识别,同时通过车牌检测装置来对车牌进行检测并联合驾驶员面部特征和停车位的位置标识一并录入至数据库;
用户进入停车场取车时,通过APP进行面部识别,APP根据面部特征来与数据库中存储的与其相匹配的停车位位置标识和车牌信息显示出来,通过观察位置标识来确认自身所在位置,并在APP应用软件中输入自身位置信息,APP应用软件根据电子地图并结合车辆所在位置为用户计划最优路径,用户根据最优路径可快速的查找车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停车场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在用户停车完成后面部识别装置会对驾驶员进行面部识别,并与其车辆向匹配,在驾驶员重新回到驾驶位的时候,防盗报警模块启动,面部识别装置再次启动,对驾驶位的人员进行面部识别,并与泊车时驾驶员的面部特征进行匹配,匹配成功则通过,匹配失败后向驾驶员手机APP账户中发送警示短信,驾驶员确认后则取消警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停车场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驾驶员发现APP发送的警示信息后确认为他人启动时,APP向管理平台发送限制车辆的信息请求,管理平台将车牌数据发送至闸机,闸机上的车牌检测装置在检测到异常车辆时不会抬杆,直至管理人员或保安前去查看后确定是否放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停车场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用户车辆在停车场内发生故障的时候,可以通过APP应用软件来向故障报修模块进行报修,报修时需要输入车辆的型号、车牌号并简述故障状态,管理平台查询未出勤的维修小队,维修小队通过APP来确定报修车辆的故障信息和位置信息,并由导航系统进行最优路径选择,维修小队通过最优路径快速到达故障车辆地,并对其进行维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停车场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维修完成后维修小队在APP上确定维修费用,用户可通过APP对维修费用进行支付,管理平台根据维修费用来对维修小队进行转账支付,维修完成后用户可对该维修小队的服务进行评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停车场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用户对维修小队进行评价后可获取一定的平台币,平台币可作为停车费用进行抵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停车场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通过APP应用软件可以调取电子地图,管理平台可以通过电子地图中的地图编入来对停车场地图进行更新或者录入新的停车场地图。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停车场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用户可通过访问APP软件来选取不同停车场的电子地图,查看停车场内的空闲车位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2559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刀闸型双电源开关
- 下一篇:文章推荐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