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辆碰撞缓冲装置和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26434.5 | 申请日: | 2020-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067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李良波;高克志;何宝俊;张强;丁远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越野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9/02 | 分类号: | B60R19/02;B60R19/04;B60R19/24;B60R19/32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俞鸿;高炳龙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辆 碰撞 缓冲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一种车辆碰撞缓冲装置和车辆,其包括保险杠本体、前横梁和后横梁,所述保险杠本体和前横梁之间设置有第一级缓冲机构,所述前横梁和所述后横梁之间设置有第二级缓冲机构和第三级缓冲机构,发生碰撞时,沿碰撞方向的溃缩顺序依次为第一级缓冲机构、第二缓冲机构和第三缓冲机构,所述第一级缓冲机构的溃缩距离为A,所述第二级缓冲机构的溃缩距离为B+C,所述第三级缓冲机构的溃缩距离为C。本发明通过三级缓冲装置可以全面覆盖车辆轻度、中度、重度碰撞场景,解决现有车辆碰撞时缓冲效果差,碰撞后车辆损伤严重,提高了车辆碰撞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设计车辆缓冲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车辆碰撞缓冲装置和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内汽车保有量近年增长迅速,这不仅为居民出行提供了便利,也为违法犯罪份子提供了施暴载体,大大增加了武警、公安遂行执勤安保等任务的潜在威胁。警用车辆装备往往性能先进,通过对动力总成、底盘悬架、制动装置等进行特殊调教,车辆性能能够超越民用市场大部分车辆,对犯罪分子形成压倒优势。在同等条件下,能够截获逃跑的犯罪车辆,为执勤任务提供有力的保障。同时,警用装备车辆能够和民用车辆共享平台,通用化率高,可靠性好,维修保养便利。在满足警用需求的同时,通过差异化改装、调整配置可推向民用市场,很好的实现了军民融合的思想。
警用车辆碰撞缓冲装置安装在警用车辆前部,其目的在于拦截非法冲撞车辆。在执勤任务中发现违法冲撞车辆时,迅速出击,予以拦截,在碰撞过程中,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警用车辆受损程度及保护警务人员安全,提高了警用车辆碰撞安全性能。
目前现有的警用车辆碰撞缓冲装置,主要通过数根圆形钢管拼焊在一起,通过螺栓安装在警用车辆前部,此种结构简单,发生碰撞时,通过钢管自身溃缩变形吸收能量,该方案在碰撞过程中吸能效果较差,易造成车体前部损坏,不能保护警用车辆以及警务人员的安全。因此需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提高车辆碰撞缓冲装置的吸能效果。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碰撞缓冲装置,其通过三级缓冲装置可以全面覆盖车辆轻度、中度、重度碰撞场景,解决现有车辆碰撞时缓冲效果差,碰撞后车辆损伤严重,提高了车辆碰撞安全性。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碰撞缓冲装置,其包括保险杠本体、前横梁和后横梁,所述保险杠本体和前横梁之间设置有第一级缓冲机构,所述前横梁和所述后横梁之间设置有第二级缓冲机构和第三级缓冲机构,发生碰撞时,沿碰撞方向的溃缩顺序依次为第一级缓冲机构、第二缓冲机构和第三缓冲机构,所述第一级缓冲机构的溃缩距离为A,所述第二级缓冲机构的溃缩距离为B+C,所述第三级缓冲机构的溃缩距离为C。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级缓冲机构包括多个加强板,每个加强板一端与保险杠本体固接、另一端与前横梁固接。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每个加强板的沿碰撞方向的横截面形状为等腰梯形;多个加强板对称布置于保险杠本体上。
所述第二级缓冲机构包括多个空气弹簧总成,每个空气弹簧总成一端与前横梁固接、另一端与后横梁固接,每个空气弹簧总成的溃缩距离为B+C。
所述空气弹簧总成包括空气弹簧本体,所述空气弹簧本体的一端通过第一螺纹杆与所述后横梁固接,所述空气弹簧本体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螺纹杆与所述前横梁固接,所述空气弹簧本体上设置有进出气管,所述第一螺纹杆与所述空气弹簧本体同轴布置,所述第二螺纹杆与所述空气弹簧本体非同轴布置。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螺纹杆的端部设置有用于缓冲的限位橡胶块。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三级缓冲机构包括多个溃缩梁总成,每个溃缩梁总成的一端与前横梁固接、另一端与后横梁固接,每个溃缩梁总成的溃缩距离为C。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越野车有限公司,未经东风越野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2643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