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增强型高热稳定性聚缩醛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26630.2 | 申请日: | 2020-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802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9 |
发明(设计)人: | 陆亦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聚合利安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59/02 | 分类号: | C08L59/02;C08L59/04;C08K3/36;C08K3/22;C08G8/08 |
代理公司: | 江苏法德东恒律师事务所 32305 | 代理人: | 刘林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自由贸易***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增强 高热 稳定性 聚缩醛 组合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增强型高热稳定性聚缩醛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单体处理工序:向分散器中加入三聚甲醛、无机纳米颗粒,在惰性气体氛围保护下,在80℃~90℃温度下通过搅拌、超声分散均匀,搅拌、超声时间1~3小时,得到三聚甲醛均相分散液;
b)催化剂预聚体制备工序:在反应釜中投入环醚和/或环状缩醛、抗氧剂、三氟化硼络合物、杂多酸,在惰性气体氛围保护下在15℃~30℃温度下反应,压力为常压,反应时间为0.5~2小时;当反应体系粘度达到5~10 mPa·s时,加入含环氧基团的不对称有机硅,在惰性气体氛围保护下在15℃~30℃温度下反应,压力为0.5~3 MPa,反应时间为0.1~1小时,得到催化剂预聚体;
c)聚合反应工序:向连续搅拌捏合型反应器连续供给包含所述三聚甲醛均相分散液、催化剂预聚体、缩醛类链转移剂进行聚合反应,得到粗制增强型聚缩醛粉末;
d)后处理工序:将粗制增强型聚缩醛粉末与失活剂在惰性气体氛围下混合均匀,将得到的混合物加入至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熔融混炼、挤出造粒,得到增强型聚缩醛组合物;
其中,采用的失活剂为:
、、、、、、、、中的一种、两种或若干种组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型高热稳定性聚缩醛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单体处理工序中,无机纳米颗粒为纳米二氧化硅、纳米二氧化钛、纳米氧化锆中的一种、两种或三种组合,粒径为10~50 nm,无机纳米颗粒占三聚甲醛质量的万分之五~万分之八。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型高热稳定性聚缩醛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催化剂预聚体制备工序中,各组分配比为:三氟化硼络合物为20 ppm~60 ppm,杂多酸为1ppm~5 ppm,抗氧剂为万分之一~万分之五,含环氧基团的不对称有机硅为0.3%~1.5%,环醚和/或环状缩醛为3%~5%,以上组分的比例按三聚甲醛均相分散液的总质量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型高热稳定性聚缩醛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氟化硼络合物为三氟化硼乙醚或丁醚络合物;所述杂多酸催化剂为磷钼酸、磷钨酸、磷钼钨酸、磷钼钒酸、磷钼钨钒酸、磷钨钒酸、硅钨酸、硅钼酸、硅钼钨酸、硅钼钨钒酸中的一种、两种或若干种组合;所述抗氧剂为抗氧剂1010、抗氧剂245、抗氧剂1076、抗氧剂1098、抗氧剂168中的一种、两种或若干种组合;所述环醚和/或环状缩醛为环氧乙烷、环氧丙烷、环氧丁烷、环氧环己烷、1,3-二氧戊环、乙二醇缩甲醛、丙二醇缩甲醛、二乙二醇缩甲醛、三乙二醇缩甲醛、1 ,4-丁二醇缩甲醛中的一种、两种或若干种组合;所述缩醛类链转移剂为甲缩醛、乙缩醛、丁缩醛中的一种、两种或三种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型高热稳定性聚缩醛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环氧基团的不对称有机硅为(3-环氧丙氧基丙基)二甲基乙氧基硅烷、3-【(2,3)-环氧丙氧】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1,1-二甲基-1,3-二氢苯并【C】【1,2】氧硅杂环戊二烯中的一种、两种或三种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型高热稳定性聚缩醛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预聚体在20℃、常压下粘度为10 ~40 mPa·s。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型高热稳定性聚缩醛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聚合反应工序中,催化剂预聚体占三聚甲醛均相分散液质量的3%~5%;所述缩醛类链转移剂占三聚甲醛均相分散液质量的万分之五~万分之十;所述聚合反应工序的反应温度为80℃~100℃,停留时间为3~5min;所述双螺杆挤出机各区的温度为170~200℃,螺杆转速为50~100 rpm,真空度为5~10毫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型高热稳定性聚缩醛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制取增强型聚缩醛组合物时加入有助剂,助剂为抗氧剂、润滑剂、成核剂和甲醛捕捉剂中的一种、两种组合或若干种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聚合利安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青岛聚合利安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2663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