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车载导航系统的防瞌睡警报装置及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27397.X | 申请日: | 2020-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893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发明(设计)人: | 詹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盛瑞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21/06 | 分类号: | G08B21/06;G08B21/24;G08B9/02;A61B5/024;A61B5/145;A61B5/00;G06V20/59;G06V40/18 |
代理公司: | 宿州智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5 | 代理人: | 李晓峰 |
地址: | 234000 安徽省宿州***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车载 导航系统 瞌睡 警报 装置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车载导航系统的防瞌睡警报装置及使用方法,包括心跳监测模块、血氧监测模块、车辆行驶参数监测模块、驾驶员图像参数监测模块、第一比较模块、第二比较模块、第三比较模块、第四比较模块、第一信号发生器、第二信号发生器、第三信号发生器、第四信号发生器、微处理器、防瞌睡警报器以及驾驶员睡眠质量监测模块,其能够融合驾驶员的生理参数即心跳和血氧参数、车辆的行驶参数以及驾驶员的眼部图像参数对驾驶员是否处于疲劳驾驶进行有效监控,使得监测更加全面、准确,同时还能够通过防瞌睡警报器提醒驾驶员处于疲劳驾驶状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载防瞌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车载导航系统的防瞌睡警报装置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如果在驾驶员行驶过程中,对驾驶员的疲劳程度进行检测并预警,那么就可以对交通事故的预防起到很大的作用。现有技术中的检测方法有驾驶员面部图像监测方法和多数据融合的驾驶员生理参数监测方法。
其中,驾驶员面部图像监测方法,该检测方法主要是利用图像采集设备定位驾驶员的头部位置,然后通过识别算法分析驾驶员的各种状态特征,比如打哈欠、眨眼频率、低点时间、眼睑闭合时间等,通过分析驾驶员头部特征,可以判断驾驶员的疲劳程度。而驾驶员生理参数监测方法,该检测方法则是通过传感器采集驾驶员在驾驶是的心跳参数等生理参数对驾驶员的生理状态进行监测,以判断其是否出现瞌睡状态。
但在现有技术中,无论是驾驶员面部图像监测方法还是多数据融合的驾驶员生理参数监测方法,其监测精度不高,且监测复杂,例如驾驶员的面部图像监测方法,需要对驾驶员的打哈欠、眨眼频率等进行监测,其监测的误差较大,在生理参数的监测中,同样存在误判的情况。
发明内容
因此,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车载导航系统的防瞌睡警报装置,其包括心跳监测模块、血氧监测模块、车辆行驶参数监测模块、驾驶员图像参数监测模块、第一比较模块、第二比较模块、第三比较模块、第四比较模块、第一信号发生器、第二信号发生器、第三信号发生器、第四信号发生器、微处理器、防瞌睡警报器以及驾驶员睡眠质量监测模块。
其中,所述心跳监测模块、所述第一比较模块以及所述第一信号发生器依次连接,所述血氧监测模块、所述第二比较模块以及所述第二信号发生器依次连接,所述车辆行驶参数监测模块、第三比较模块以及所述第三信号发生器依次连接,所述驾驶员图像参数监测模块、第四比较模块以及所述第四信号发生器依次连接,所述第一信号发生器、所述第二信号发生器、所述第三信号发生器以及所述第四信号发生器均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所述微处理器与所述防瞌睡警报器连接,所述驾驶员睡眠质量监测模块与所述第一比较器连接,所述驾驶员睡眠质量监测模块与所述第二比较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盛瑞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盛瑞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2739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