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过瘤胃裂壶藻粉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27406.5 | 申请日: | 2020-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447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汪志明;李翔宇;胡雄;刘宇;肖敏;陆姝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必优生物技术(武汉)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K50/10 | 分类号: | A23K50/10;A23K20/158;A23K20/132;A23K20/111;A23K20/10;A23K20/174;A23K20/121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6 | 代理人: | 陈冲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瘤胃 裂壶藻粉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过瘤胃裂壶藻粉及其制备方法。该过瘤胃裂壶藻粉由包括以下原料剪切混合后熔融喷雾制得:低熔点油脂、诱食剂、抗氧化剂和由经裂殖壶菌发酵液处理得到的芯材。本发明将包括低熔点油脂、诱食剂、抗氧化剂和由经裂殖壶菌发酵液处理得到的芯材的混合原料剪切混合得到的过瘤胃裂壶藻粉具有较高的过瘤胃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饲料原料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过瘤胃裂壶藻粉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DHA等多不饱和脂肪在瘤胃中的泄漏会引起生物氢化反应的发生,而生物氢化反应是细菌的自我保护行为,因为不饱和脂肪可能对消化纤维的细菌有毒性。如果DHA等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泄漏减少了瘤胃中纤维消化细菌的数量或活性,那么进食量可能会下降、产奶量可能会下降,并且乳脂浓度可能降低,因此为保证反刍动物的健康,过瘤胃裂壶藻粉的过瘤胃率必须越高越好。
目前,中国发明专利CN101999522B《一种让哺乳动物高产DHA奶的微藻全细胞粉及制备方法》披露的是将DHA发酵液浓缩分离得到微藻DHA细胞泥,加入抗坏血酸棕榈酸酯搅拌预热制成泥相,同时将聚甘油脂肪酸酯、变性淀粉、麦芽糊精加水剪切制成水相,再将泥相慢慢加入水相中剪切、均质、喷雾干燥,最后利用5%丙烯酸树脂溶液进行制粒包衣得到DHA含量10%的微藻全细胞粉。中国发明专利CN109561714A《生物活性成分的瘤胃旁路组合物》披露的是将DHA颗粒加入包衣设备中,慢慢喷涂预热的棕榈酸,再喷涂氢氧化钙得到自由流动的包衣颗粒,筛分后重复前面的步骤,经多次包衣后得到最终产品。
但是,在现有技术如中国发明专利CN101999522B中,由于反刍动物的咀嚼和瘤胃蠕动,包衣层易脱落,包衣颗粒易破碎,导致其过瘤胃率较低,影响DHA的吸收。在中国发明专利CN109561714A中,虽然通过多次包衣提高了过瘤胃率,但生产工艺相对复杂且不连续,不适合连续工业化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过瘤胃裂壶藻粉,该过瘤胃裂壶藻粉的过瘤胃率高且工艺简单连续,适合连续化工业化生产。
本发明提供的过瘤胃裂壶藻粉由包括以下原料剪切混合后熔融喷雾制得:低熔点油脂、诱食剂、抗氧化剂和由经裂殖壶菌发酵液处理得到的芯材。
申请人创新的发现将包含上述四种原料混合熔融喷雾后得到的过瘤胃裂壶藻粉具有较高的过瘤胃率,其中DHA在小肠的吸收较好,得到该过瘤胃裂壶藻粉的方法简单且可以连续,适合工业化生产。
在本发明中,剪切混合优选在惰性气氛下进行,可以选用氮气或是氦气,进一步优选为氮气。即在氮气保护下将原料剪切混合。
其中,本发明中的低熔点油脂为本领域中常用的低熔点油脂,优选为熔点低于80℃的油脂,该低熔点油脂价格便宜易得,在熔融喷雾冷却造粒工艺中方便使用,且在反刍动物瘤胃中不分解,而在小肠中分解;进一步优选为硬脂酸或氢化棕榈油,更优选为硬脂酸。
本发明的由经裂殖壶菌发酵液处理得到的芯材,其中“处理”包括但不限于脱水、柔性压榨、酸处理、碱处理、生物酶处理、干燥处理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由经裂殖壶菌发酵液处理得到的芯材优选为DHA毛油和/或裂壶藻粉,进一步优选为DHA毛油。所述由经裂殖壶菌发酵液处理得到的芯材的用量优选为20.0~70.0wt%。
在本发明中,抗氧化剂可以为本领域中常用的抗氧化剂,在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抗氧化剂优选可以为乙氧基喹啉、丁基羟基茴香醚(BHA)、二丁基羟基甲苯(BHT)、没食子酸丙酯、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茶多酚、维生素E、抗坏血酸棕榈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进一步优选为二丁基羟基甲苯(BHT)。
本发明中,诱食剂为磷脂,能够改善产品的适口性。并且,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发现磷脂能够一定程度上增进小肠吸收。
在本发明提供的过瘤胃裂壶藻粉中,无论以具体哪几种原料混合熔融喷雾制得,优选以最终过瘤胃裂壶藻粉中DHA的含量为8.0-25.0wt%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必优生物技术(武汉)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嘉必优生物技术(武汉)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2740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