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氢键作用的可修复氧化石墨烯材料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27545.8 | 申请日: | 2020-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800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发明(设计)人: | 欧宝立;刘刚;彭彩茹;赵欣欣;见淑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G83/00 | 分类号: | C08G83/00;C09D187/00;C09D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保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74 | 代理人: | 汪浩 |
地址: | 411201***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氢键 作用 修复 氧化 石墨 材料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基于氢键作用的可修复氧化石墨烯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取1.20-1.70g1,2-双(2-氨基乙氧基)乙烷溶解在5-10mL的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中,之后将溶解完毕后的溶液转移至50mL单口烧瓶;
S2、向S1中的单口烧瓶中加入1.50-2.00g1,1'-硫代羰基二咪唑,并通过超声震荡分散均匀得到均匀溶液;
S3、将S2中的放置有均匀溶液的50mL单口烧瓶转移至25℃的恒温油浴锅中,在冷凝回流下持续磁力搅拌反应24小时;
S4、待S3中反应停止后,将反应物先用氯仿充分溶解后再慢慢滴入乙醚中,沉降、静置,除去上层清液,制得沉淀产物;
S5、将S4中的沉淀产物用离心机在200转/分钟下离心后,收集不溶性物质,在105℃下进行真空干燥12小时,得到醚-硫脲聚合物;
S6、制备氧化石墨稀,基本过程分为低温反应阶段、中温反应阶段和高温反应阶段;
S7、称取8-12mL的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10-14mg的S6中制备的氧化石墨烯、1.5-2.5g的S5中制备的醚-硫脲聚合物于50ml的单口烧瓶中,超声分散2小时得到均匀溶液;
S8、将S7中的均匀溶液转移至120℃恒温油浴锅中,对体系抽真空-充氮气3次后,冷凝回流,持续磁力搅拌反应30小时;
S9、待S8中的反应停止后趁热抽滤,并用N,N-二甲基甲酰胺对反应物进行反复冲洗,洗掉未反应的醚-硫脲聚合物,最后用镊子将滤纸取出,再用一块干净的滤纸衬在底部一起放在80℃的真空干燥箱中干燥至恒重,获得最终目标基于氢键作用的可修复氧化石墨烯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氢键作用的可修复氧化石墨烯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中将反应物先用氯仿充分溶解后再慢慢滴入乙醚中,沉降、静置,除去上层清液这一过程需重复3-4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氢键作用的可修复氧化石墨烯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在冷凝回流前需对50mL单口烧瓶抽真空-充氮气3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氢键作用的可修复氧化石墨烯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6中制备氧化石墨稀具体过程如下:低温反应阶段:在干燥的1000mL烧杯中,加入90mL浓硫酸,冰水浴冷却至0℃;在搅拌下加入3.0g鳞片石墨,以100转/分钟搅拌5分钟使其分散均勾;随后加入1.5g硝酸钠搅拌均匀,缓慢加入15g高锰酸钾并控制搅拌速度为200转/分钟,同时控制反应温度0-5℃,在此条件下反应1小时;中温反应阶段:将反应物烧杯和搅拌器整体移入35℃的恒温水浴锅中,待反应液温度升至35℃时,搅拌反应1小时;高温反应阶段:中温反应结束后,在不断搅拌下向烧杯中缓慢连续加入150mL的去离子水,控制反应温度在90℃,搅拌反应30分钟;反应结束后,加入去离子水(温水)至500mL,控制温度为45℃,缓慢加入少量30%双氧水(用于除去未反应的高锰酸钾)至不再产生气泡,趁热过滤,并用5%的盐酸溶液进行反复洗涤后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不能抽滤;用离心机,以9500转/分钟离心分离数次,中间不断测试pH值,直至pH接近7;最后,冷冻干燥得到干燥的氧化石墨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氢键作用的可修复氧化石墨烯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9中采用N,N-二甲基甲酰胺对反应物进行反复冲洗次数为3-5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科技大学,未经湖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2754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散料自卸船的船舱
- 下一篇:一种可快速弯折的弯头一体化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