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标记型萘酰亚胺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27851.1 | 申请日: | 2020-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942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张军民;刘宇宁;赵青余;冯潇慧;余雅男;汤超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D221/14 | 分类号: | C07D221/14;C09K11/06;G01N21/64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98 | 代理人: | 余光军;霍雪梅 |
地址: | 10019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标记 型萘酰 亚胺 荧光 探针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标记型酰亚胺荧光探针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式为式I所示:
2.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记型酰亚胺荧光探针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将4-溴-1,8-萘二甲酸酐溶于1,4-二氧六环中,滴加入乙醇胺进行反应得到式III所示的化合物Nap-Br;
(2)将式III所示的化合物溶于乙二醇甲醚中加入1,3-丙二胺进行反应得到式IV所示的化合物Nap-NH2;
(3)将式IV所示的化合物Nap-NH2溶于二氯甲烷中后加入三乙胺及氯乙酰氯进行反应得到式V所示的化合物Nap-Cl:
(4)将式V所示的化合物Nap-Cl溶于丙酮中,再加入碘化钠,氮气保护下反应得到所述的标记型酰亚胺荧光探针化合物。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按摩尔比,4-溴-1,8-萘二甲酸酐与乙醇胺的比例是1:1~2;所述的反应在以下条件下进行:在磁力搅拌下100℃回流4小时。
4.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按摩尔比,所述的Nap-Br与1,3-丙二胺的比例为1:5~15;所述的反应在以下条件下进行:磁力搅拌下130℃回流4小时。
5.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按摩尔比,所述的Nap-NH2与三乙胺的比例为1:1.5~3,所述的Nap-NH2与氯乙酰氯的比例为1:2~5。
6.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的反应在以下条件下进行:将式IV所示的化合物Nap-NH2溶于二氯甲烷后在冰水浴中磁力搅拌下依次滴加三乙胺及氯乙酰氯,滴加完毕后恢复室温搅拌过夜。
7.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按摩尔比计,所述的Nap-Cl与碘化钠的比例为1:1~10;所述的反应在以下条件下进行:60℃避光搅拌24小时。
8.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记型酰亚胺荧光探针化合物在定性或定量检测含有巯基的蛋白质的应用。
9.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包括:将所述的标记型酰亚胺荧光探针化合物与待检测的含有巯基的蛋白质进行反应;将反应产物电泳,通过电泳条带对含有巯基的蛋白质进行荧光强度测定,对待检测的含巯基的蛋白质进行定性或定量。
10.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应在pH=8的条件下进行,所述的反应的反应温度为室温,所述的室温为20-2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2785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