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度可调的智能车座椅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28397.1 | 申请日: | 2020-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193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洪彬;陈鑫;侯静;纪娅;林章熹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天波科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16 | 分类号: | B60N2/16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王新爱 |
地址: | 300100 天津市南开区华***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度 可调 智能 车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度可调的智能车座椅,包括科技布座椅、升降平台底座和升降平台上座,所述升降平台底座内壁左侧的正面与背面之间通过铆钉固定连接有下不动杆,且下不动杆的顶部通过螺栓螺纹连接有直角形固定件,所述直角形固定件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小型电机,所述小型电机输出轴一端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本发明涉及升降座椅技术领域。该高度可调的智能车座椅,通过升降平台底座内壁左侧的正面与背面之间通过铆钉固定连接有下不动杆,小型电机、丝杆、直角形固定件、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升降平台上座和科技布座椅的设置,能够实现座位升降控制,方便将座椅调到不同用户所适宜的高度,方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升降座椅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度可调的智能车座椅。
背景技术
智能车是电子计算机等最新科技成果与现代汽车工业相结合的产物,因而“善解人意”,通常具有自动驾驶,自动变速,甚至具有自动识别道路的功能,另外车内的各种辅助设施也一应电脑化,常常给人以新奇感,目前对智能车辆的研究主要致力于提高汽车的安全性、舒适性,以及提供优良的人车交互界面,近年来智能车辆己经成为世界车辆工程领域研究的热点和汽车工业增长的新动力,很多发达国家都将其纳入到各自重点发展的智能交通系统当中,座椅是一种有靠背、有的还有扶手的坐具,按照使用的分类可分为场座椅、汽车座椅、公交座椅、家庭座椅、餐厅座椅、儿童安全座椅和休闲座椅等,按照材料分类:铝合金座椅、不锈钢座椅、铁制座椅、木制座椅以及其他材料座椅等。
在小型载人智能车的应用中,座椅和脚踏板的绝对位置在设计阶段就已被设定好,由于人的身高不同,平时习惯也不同,不同用户坐在座椅上的体感不尽相同,故同一的座椅高度无法满足普遍的乘坐舒适感,为了带给智能车用户舒适的乘坐体验以及提升车辆的智能性,我们提出了一种高度可调的智能车座椅,用来完成操作。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度可调的智能车座椅,解决了现有的智能车座椅不能较好地适应各类人的身高而影响乘坐体验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高度可调的智能车座椅,包括科技布座椅、升降平台底座和升降平台上座,所述升降平台底座内壁左侧的正面与背面之间通过铆钉固定连接有下不动杆,且下不动杆的顶部通过螺栓螺纹连接有直角形固定件,所述直角形固定件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小型电机,所述小型电机输出轴一端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所述下不动杆的内部贯穿有丝杆,且丝杆表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一皮带轮与第二皮带轮的表面之间传动连接有皮带,所述升降平台底座内壁右侧的正面与背面均活动连接有滚轮,两个所述滚轮相对的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有下移动杆,所述下移动杆的底部设置有定位稳固机构,所述下移动杆表面的正面与背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内侧支撑杆和第二内侧支撑杆,所述下不动杆表面的正面与背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外侧支撑杆和第二外侧支撑杆。
优选的,所述丝杆远离下不动杆一端的表面与下移动杆的内壁螺纹连接,所述丝杆远离下不动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固定板,且固定板的底部与升降平台底座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内侧支撑杆和第二内侧支撑杆远离下移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上不动杆,所述第一外侧支撑杆和第二外侧支撑杆远离下不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上移动杆。
优选的,所述上不动杆的顶部通过铆钉与升降平台上座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上移动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活动块。
优选的,所述升降平台上座内壁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滑轨,且滑轨的底部与活动块的顶部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内侧支撑杆与第一外侧支撑杆相对的一侧之间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科技布座椅的底部开设有与升降平台上座相适配的凹槽,且凹槽内壁的顶部与升降平台上座的顶部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天波科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天波科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2839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