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风降噪窗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28820.8 | 申请日: | 2020-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775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姚景光;冯雪珍;欧智敏;阳小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盈普声学(惠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6B5/20 | 分类号: | E06B5/20;E06B7/02;E06B3/36;E06B3/46;A47H2/00 |
代理公司: | 惠州知侬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94 | 代理人: | 罗佳龙 |
地址: | 5162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风 降噪窗 | ||
1.一种通风降噪窗,所述通风降噪窗用于安装在墙体的安装腔中并与所述安装腔的内壁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降噪窗包括:
外窗,所述外窗的周缘用于与所述安装腔的内壁连接,所述外窗包括相互连接的翻转窗和固定窗,所述翻转窗与所述固定窗并排设置;
内窗,所述内窗与所述翻转窗之间形成避空区,所述内窗用于与所述安装腔的内壁连接,且所述内窗与所述翻转窗对应设置,所述内窗部分与所述固定窗对应设置,且所述固定窗与所述内窗之间有形成空气通道,所述空气通道与所述避空区连通,所述内窗包括连接框体、外消声板体和内消声板体,所述连接框体用于与所述安装腔内壁活动连接,所述外消声板体的周缘和所述内消声板体的周缘均与所述连接框体连接,所述外消声板体和所述内消声板体相对设置,所述外消声板体和所述内消声板体之间形成有消音腔,所述消音腔与所述避空区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降噪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窗包括安装框体和至少两层消音玻璃,所述安装框体设置在所述安装腔内,且所述安装框体用于与所述安装腔内壁连接,各所述消音玻璃均对应设置,每一所述消音玻璃设置在所述安装框体内且与所述安装框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降噪窗,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框体包括紧固框和消音填充体,所述紧固框用于与所述安装腔内壁活动连接,所述外消声板体的周缘和所述内消声板体的周缘均与所述紧固框紧密连接,所述紧固框开设有第一腔体,所述消音填充体设置在所述第一腔体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降噪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窗还包括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包括固定框和滑动组件,所述固定框的内壁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空气通道的延伸方向相同,所述滑动组件设置在所述滑槽上且与所述固定框活动连接,所述滑动组件与所述连接框体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降噪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通道的长度≥10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降噪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窗与所述外窗平行设置,所述外窗表面与所述内窗表面之间的距离为100mm~175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降噪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消声板体上开设有多个消声孔,多个所述消声孔间隔分布于所述外消声板体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风降噪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消声板体的开孔率为0.6%~1.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降噪窗,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腔的深度为30mm~50mm。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通风降噪窗,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降噪窗还包括窗帘盒,所述窗帘盒设置在所述内消声板体远离所述外消声板体的一侧,所述窗帘盒包括外壳、内壳和填充体,所述外壳罩设在所述内壳上,且所述外壳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空气通道的延伸方向相同,所述外壳用于与所述安装腔的内壁连接,所述填充体设置在所述内壳中且与所述内壳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盈普声学(惠州)有限公司,未经盈普声学(惠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2882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