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风降噪窗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28820.8 | 申请日: | 2020-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775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姚景光;冯雪珍;欧智敏;阳小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盈普声学(惠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6B5/20 | 分类号: | E06B5/20;E06B7/02;E06B3/36;E06B3/46;A47H2/00 |
代理公司: | 惠州知侬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94 | 代理人: | 罗佳龙 |
地址: | 5162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风 降噪窗 | ||
本申请提供一种通风降噪窗。上述的通风降噪窗包括外窗和内窗。外窗包括相互连接的翻转窗和固定窗,翻转窗与固定窗并排设置。内窗与翻转窗之间形成避空区,内窗用于与安装腔的内壁连接,且内窗与翻转窗对应设置,内窗部分与固定窗对应设置,且固定窗与内窗之间有形成空气通道,空气通道与避空区连通,内窗包括连接框体、外消声板体和内消声板体,连接框体用于与安装腔内壁活动连接,外消声板体的周缘和内消声板体的周缘均与连接框体连接,外消声板体和内消声板体相对设置,外消声板体和内消声板体之间形成有消音腔,消音腔与避空区连通。上述的通风降噪窗层结构较简单且通风和降噪效果较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降噪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通风降噪窗。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急剧上涨和交通运输业的迅猛发展,城市交通噪音日趋严重,直接影响人们正常的工作学习和身心健康,已成为城市一大公害。尤其是住在道路两侧住宅中的居民越来越多地受到噪声的困扰,因此,发展得到了降噪窗,起初的降噪窗不能实现通风和较好的采光,相当于一面具有透光性的墙体,于是逐渐改进降噪材料的透光性实现了室内较好的采光,并且逐渐改进降噪窗的通风性能,实现了具有通风功能的降噪窗。
但是,在需要实现窗户开启的情况下依旧具有通风降噪的功能时,则要求降噪窗需要至少为两层窗,还需额外设置通风管道,且需要在通风管道上设置消声结构来实现通风降噪的效果,通风量较小,通风效果较差;而另外一种情况则是要求降噪窗需要至少为三层窗来实现通风降噪的效果,降噪窗的层数的增加提高了降噪窗的体积,进而提高了降噪窗的结构复杂程度以及降噪窗安装时对墙体厚度的要求,且通风效果较差和降噪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层结构较简单且通风效果和降噪效果较好的通风降噪窗。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通风降噪窗,所述通风降噪窗用于安装在墙体的安装腔中并与所述安装腔的内壁连接,所述通风降噪窗包括:
外窗,所述外窗的周缘用于与所述安装腔的内壁连接,所述外窗包括相互连接的翻转窗和固定窗,所述翻转窗与所述固定窗并排设置;
内窗,所述内窗与所述翻转窗之间形成避空区,所述内窗用于与所述安装腔的内壁连接,且所述内窗与所述翻转窗对应设置,所述内窗部分与所述固定窗对应设置,且所述固定窗与所述内窗之间有形成空气通道,所述空气通道与所述避空区连通,所述内窗包括连接框体、外消声板体和内消声板体,所述连接框体用于与所述安装腔内壁活动连接,所述外消声板体的周缘和所述内消声板体的周缘均与所述连接框体连接,所述外消声板体和所述内消声板体相对设置,所述外消声板体和所述内消声板体之间形成有消音腔,所述消音腔与所述避空区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窗包括安装框体和至少两层消音玻璃,所述安装框体设置在所述安装腔内,且所述安装框体用于与所述安装腔内壁连接,各所述消音玻璃均对应设置,每一所述消音玻璃设置在所述安装框体内且与所述安装框体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框体包括紧固框和消音填充体,所述紧固框用于与所述安装腔内壁活动连接,所述外消声板体的周缘和所述内消声板体的周缘均与所述紧固框紧密连接,所述紧固框开设有第一腔体,所述消音填充体设置在所述第一腔体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窗还包括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包括固定框和滑动组件,所述固定框的内壁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空气通道的延伸方向相同,所述滑动组件设置在所述滑槽上且与所述固定框活动连接,所述滑动组件与所述连接框体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空气通道的长度≥100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窗与所述外窗平行设置,所述外窗表面与所述内窗表面之间的距离为100mm~17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盈普声学(惠州)有限公司,未经盈普声学(惠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2882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