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通用飞机的三网融合传输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29496.1 | 申请日: | 2020-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514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付海燕;包志祥;汪慧云;章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上海航空测控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4W4/42 | 分类号: | H04W4/42;H04W4/44;H04W28/10 |
代理公司: | 上海和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9 | 代理人: | 杨慧 |
地址: | 201601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通用 飞机 融合 传输 装置 | ||
1.一种应用于通用飞机的三网融合传输装置,包括机载部分和地面部分,机载部分实时将机上信息传送给地面部分,其特征在于:
机载部分包括机载通信单元、公网专网融合天线和北斗天线;
机载通信单元用于将采集的数据按照重要程度进行分类,分为关键数据、一般数据,对于关键数据以短报文的形式通过北斗天线传送至地面,一般数据则转换成射频信号,根据信号覆盖强弱,选择公网4G链路或者专网4G链路由公网专网融合天线通过设定的频率段传送至地面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通用飞机的三网融合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机载通信单元包含主控板以及RF/PA模块;
主控板包含主控交换模块、专网4G模块、公网4G模块、以及机载北斗/GPS模块;
主控交换模块根据网口接收到的所有数据进行类型判断,将收到的所有数据进行分类,分为关键数据、一般数据;根据飞机所在位置的网络覆盖情况进行判断,对于公网覆盖情况良好的情况下将一般数据发送给公网4G模块,否则将一般数据发送给专网4G模块;将关键数据传输给机载北斗/GPS模块;
专网4G模块用于将收到的一般数据转换成专网使用的射频信号后传输给RF/PA模块;
RF/PA模块用于对射频信号进行信号放大后,通过公网专网融合天线发送至地面部分;
公网4G模块用于将收到的一般数据转换成公网使用的射频信号后通过公网专网融合天线发送至地面部分;
北斗/GPS模块用于接收主控交换模块分发的关键数据组成短报文后,将短报文通过北斗天线发送至北斗卫星,最终由北斗卫星将数据发送至地面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用于通用飞机的三网融合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机载通信单元还包含电源模块、机载EMI滤波模块;
机载EMI滤波模块用于抑制电源线路中的噪声干扰;
电源模块用于将机上电源+28V转换成专网4G模块、公网4G模块、北斗/GPS模块、主控模块所需要的电压+5V、+12V、+24V。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通用飞机的三网融合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地面部分包括地面通信单元、地面接收天线以及北斗接收机;
地面通信单元通过地面接收天线接收公网4G链路和专网4G链路传输的射频信号,分别对两种链路传输的射频信号进行功放、变频、滤波、A/D转换、解调、解码,提取机载部分通过公网专网融合天线发送的一般数据;通过北斗接收机接收机载部分以短报文形式发送的关键数据;将一般数据和关键数据融合后通过网口发送至后端设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应用于通用飞机的三网融合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地面通信单元包含射频处理单元、基带处理单元、控制器、数据处理器、地面北斗/GPS模块;
射频处理单元将基带信号经调制、上变频、滤波、放大后转换为射频信号;将地面接收天线接收到的射频信号通过多级放大和滤波、下变频、解调后转换为基带信号;
地面基带处理单元将原始数据经编码、复用、调制、扩频后处理成为基带信号并发送给射频处理单元;将射频处理单元转换的基带信号经解扩、解调、解码后解析为原始的一般数据;
地面北斗/GPS模块用于将短报文解析为原始的关键数据;
控制器用于对地面接收天线的接收控制,实现专网4G链路、公网4G链路上的射频信号的接收;
数据处理器将地面北斗/GPS模块和基带处理单元解析后的关键数据和一般数据按照数据格式要求进行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应用于通用飞机的三网融合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地面通信单元还包含地面EMI滤波模块和地面电源模块;
地面EMI滤波模块用于抑制电源线路和控制信号线路中的噪声干扰;
地面电源模块用于将220V交流电转换成相应模块所需要的直流电压+5V、+12V、+24V。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上海航空测控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上海航空测控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2949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