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通用飞机的三网融合传输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29496.1 | 申请日: | 2020-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514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付海燕;包志祥;汪慧云;章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上海航空测控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4W4/42 | 分类号: | H04W4/42;H04W4/44;H04W28/10 |
代理公司: | 上海和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9 | 代理人: | 杨慧 |
地址: | 201601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通用 飞机 融合 传输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通用飞机的三网融合传输装置,包括机载部分和地面部分,机载部分实时将机上信息传送给地面部分,机载部分包括机载通信单元、公网专网融合天线和北斗天线,机载通信单元用于将采集的数据按照重要程度进行分类,分为关键数据、一般数据,对于关键数据以短报文的形式通过北斗天线传送至地面,一般数据则转换成射频信号,根据信号覆盖强弱,选择公网4G链路或者专网4G链路由公网专网融合天线通过设定的频率段传送至地面部分。本发明能够将通用飞机的飞行空域进行全覆盖,并且在满足通用飞机的飞行速度的前提下,实时将机上信息传送至地面,使得地面掌握通用飞机的实时状态信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通用飞机实时状态监测与健康管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通用飞机的三网融合传输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地空数据传输方式主要有ADS-B(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卫星通信系统等方式,ADS-B依赖于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对飞机进行定位,其本身并不具备对目标位置的验证功能,如果飞机给出了位置信息有误,地面无法进行辨别。卫星通信系统主要为用户提供三个大方向的服务:定位服务,短消息通信服务,授时服务。然而卫星带宽的通信成本远远高于4G传输方式的通信成本,且卫星带宽远远不能满足数据传输带宽要求。4G网络在普遍被应用的过程中,在使用用户集中的地区存在信号断开连接不上的问题。
在以上背景下,提出对数据重要程度分类,从而分别采用北斗传输链路、公网传输链路和专网传输链路的方式实时将通用飞机上的实时状态信息向地面传输,从而保障对民用通用飞机的管理,同时传输至地面的数据能够及时进行处理,发现故障隐患,从而给通用飞机提供快速、精准的维护方案,提高飞机的维护效率,减少事故的发生率和维修成本,从而提高维护效率并且减轻维护人员的工作负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通用飞机的三网融合传输装置,通过在机上及地面安装相应的设备,将监测的数据实时传至地面,使得地面实时掌握飞机的状态信息。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应用于通用飞机的三网融合传输装置,包括机载部分和地面部分,机载部分实时将机上信息传送给地面部分;
机载部分包括机载通信单元、公网专网融合天线和北斗天线;
机载通信单元用于将采集的数据按照重要程度进行分类,分为关键数据、一般数据,对于关键数据以短报文的形式通过北斗天线传送至地面,一般数据则转换成射频信号,根据信号覆盖强弱,选择公网4G链路或者专网4G链路由公网专网融合天线通过设定的频率段传送至地面部分。
优选地,机载通信单元包含主控板以及RF/PA模块;
主控板包含主控交换模块、专网4G模块、公网4G模块、以及机载北斗/GPS模块;
主控交换模块根据网口接收到的所有数据进行类型判断,将收到的所有数据进行分类,分为关键数据、一般数据;根据飞机所在位置的网络覆盖情况进行判断,对于公网覆盖情况良好的情况下将一般数据发送给公网4G模块,否则将一般数据发送给专网4G模块;将关键数据传输给机载北斗/GPS模块;
专网4G模块用于将收到的一般数据转换成专网使用的射频信号后传输给RF/PA模块;
RF/PA模块用于对射频信号进行信号放大后,通过公网专网融合天线发送至地面部分;
公网4G模块用于将收到的一般数据转换成公网使用的射频信号后通过公网专网融合天线发送至地面部分;
北斗/GPS模块用于接收主控交换模块分发的关键数据组成短报文后,将短报文通过北斗天线发送至北斗卫星,最终由北斗卫星将数据发送至地面部分。
进一步,机载通信单元还包含电源模块、机载EMI滤波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上海航空测控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上海航空测控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2949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