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纱团自动翻转设备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30065.7 | 申请日: | 2020-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202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4 |
发明(设计)人: | 邵英珂;沈林;王大平;吴伟强;俞卫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巨石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248 | 分类号: | B65G47/24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名华博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53 | 代理人: | 韩闪闪 |
地址: | 314500 浙江省嘉兴市桐***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翻转 设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纱团自动翻转设备及方法,所述纱团自动翻转设备包括输送辊道、翻转机构、支撑机构和控制器,所述翻转机构设置在所述输送辊道的第一侧,朝向所述输送辊道可翻转设置,用于将纱团翻转90度;所述支撑机构设置在所述输送辊道的下方、可以穿过所述输送辊道的辊筒间隙而升降,且与所述翻转机构平齐设置,用于承托所述翻转机构翻转的纱团并将翻转后的纱团放置到所述输送辊道上;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输送辊道、所述翻转机构和所述支撑机构有序运行。该纱团自动翻转设备能够将完成络纱的纱团进行自动翻转后运输,而且纱团的翻转过程稳定、快速,大大降低人工劳动强度,节约人工,提高生产效率,便于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玻璃纤维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纱团自动翻转设备及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玻璃纤维纱团生产工序中,由于络纱筒是水平放置,当玻璃纤维纱团缠绕完成后,纱团被放置到运输辊道上时是以纱团的侧面朝下的方向放置,需要人工将纱团翻转成纱团一端朝下,然后再输送至后道工序。由于纱团的重量普遍在20kg以上,工人每天需要翻转数百上千个这样的纱团,工作量大,劳动强度大,人工成本极高,而且纱团翻转整理岗位的员工流失率较高,对生产效率造成极大的制约。因此,亟需一种能够对纱团进行自动翻转的装置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工劳动强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上面描述的问题。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解决以上问题中的任何一个的纱团自动翻转设备及方法。具体地,本发明提供能够降低员工劳动强度、节约人工、提高生产效率的纱团自动翻转设备及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纱团自动翻转设备,所述纱团自动翻转设备包括输送辊道、翻转机构、支撑机构和控制器,所述翻转机构设置在所述输送辊道的第一侧,朝向所述输送辊道可翻转设置,用于将纱团翻转90度;所述支撑机构设置在所述输送辊道的下方、可以穿过所述输送辊道的辊筒间隙而升降,且与所述翻转机构平齐设置,用于承托所述翻转机构翻转的纱团并将翻转后的纱团放置到所述输送辊道上;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输送辊道、所述翻转机构和所述支撑机构有序运行。
其中,所述翻转机构包括托架、翻转架和伸缩装置,所述托架固定在所述输送辊道的第一侧,所述翻转架的一侧与所述托架可转动连接;所述伸缩装置设置在所述托架的下方,且所述伸缩装置穿过所述托架、与所述翻转架传动连接;所述伸缩装置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
其中,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板和传动装置,所述支撑板的一端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输送辊道的第一侧下方、与所述翻转机构平齐设置,且可穿过所述输送辊道的辊筒间隙而升降;所述传动装置设置在所述输送辊道的下方,且与所述支撑板传动连接;所述传动装置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
其中,所述传动装置包括伸缩气缸,所述伸缩气缸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输送辊道的下方,且所述伸缩气缸的输出端与所述支撑板的底部传动连接。
其中,所述传动装置还包括传动连杆,所述传动连杆的一端与所述伸缩气缸的输出端可转动连接,所述传动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板的底部传动连接,且所述传动连杆的中部与所述输送辊道的支架可转动连接。
其中,所述传动连杆为L型结构,所述传动连杆的第一支杆与所述支撑板的底部传动连接;所述传动连杆的第二支杆为弧形结构,所述第二支杆的中部与所述输送辊道的支架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杆的端部与所述伸缩气缸的输出端可转动连接。
其中,所述支撑板的底部为凸轮结构,所述传动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板的底部滑动连接。
其中,所述纱团自动翻转设备还包括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设置在所述托架上、位于所述翻转架下方。
其中,所述缓冲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托架底部的限位套、托杆、压簧和缓冲座,所述缓冲座固定在所述托杆的顶部,所述压簧套设在所述托杆上、位于所述缓冲座与所述托架之间,所述托杆与所述限位套滑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巨石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巨石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3006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