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电力交易平台的电动汽车聚合交易价值评估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30456.9 | 申请日: | 2020-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888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发明(设计)人: | 张倩;吕经纬;谭昊;胡婉莉;张亚丽;张显;王海宁;刘永辉;王清波;高春成;方印;史述红;袁明珠;杨宁;亢楠;董武军;常新;万舒路;李守保;李瑞肖;王蕾;赵显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东电力控制系统有限责任公司;北京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40/04 | 分类号: | G06Q40/04;G06Q30/02;G06Q50/06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王雨晴 |
地址: | 100192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电力 交易平台 电动汽车 聚合 交易 价值 评估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电力交易平台的电动汽车聚合交易价值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基于电动汽车聚合商视角,分析聚合体系内多主体价值交换关系,采集相关数据;步骤2、基于步骤1的采集数据,分析聚合模式下多主体价值获取路径,测算电动汽车聚合商与电网、可再生能源发电商、辅助服务市场、电动汽车用户的主体进行电力市场交易时各主体的成本、收入;步骤3、根据聚合模式下多主体价值获取路径对有、无聚合商参与电力市场交易的各主体收益进行对比,进而对电动汽车负荷聚合商参与市场交易价值评估。本发明能够确定电动汽车聚合交易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运行技术领域,涉及电动汽车聚合交易价值评估方法,尤其是一种基于电力交易平台的电动汽车聚合交易价值评估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的大规模并网,其出力的间歇性需要大量的备用或可调控资源参与辅助调峰服务,以更好支撑绿电消纳。新一代电力交易平台涵盖了绿电交易相关模块,以电动汽车为代表的需求侧资源参与电力市场聚合交易,将为电力系统提供大量的可调节资源,缓解系统平衡运行的矛盾。
电动汽车大量分散的接入电网,其负荷特性对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造成了很大负面影响,如产生谐波、因峰加峰的缘故加剧负荷峰谷差、网络损耗、运行调控难度增加等。由于电动汽车个体不适合独立参与电力批发市场,只有引入聚合商作为中间商,聚合电动汽车需求侧资源,利用电动汽车负荷具备灵活可调的特点,借助有序充放电协调技术,通过荷随源动的互动形式优化整个电网的运行方式,以达到参与市场调节的容量门槛,优先消纳富余的可再生能源。
在新一代电力交易平台中,电动汽车需求侧资源经聚合后参与电力市场交易,将有效降低发电侧运行成本、消纳低价的富余可再生能源,为各交易主体带来更多增量收益,但是目前国内对电动汽车聚合交易的价值并没有深入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电力交易平台的电动汽车聚合交易价值评估方法,能够充分考虑电动汽车聚合价值各节点上的利益相关者,即电动汽车用户、电动汽车聚合运营商、电网、可再生能源发电商等的价值创造路径,确定电动汽车聚合交易价值。
本发明解决其现实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基于电力交易平台的电动汽车聚合交易价值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基于电动汽车聚合商视角,分析聚合体系内多主体价值交换关系,采集相关数据;
步骤2、基于步骤1的采集数据,分析聚合模式下多主体价值获取路径,测算电动汽车聚合商与电网、可再生能源发电商、辅助服务市场、电动汽车用户的主体进行电力市场交易时各主体的成本、收入;
步骤3、根据聚合模式下多主体价值获取路径对有、无聚合商参与电力市场交易的各主体收益进行对比,进而对电动汽车负荷聚合商参与市场交易价值评估。
而且,所述步骤1所采集的数据包括:电动汽车每天的总用电量、负荷聚合商从电网、可再生能源发电商、辅助服务市场处的购电量,网损率,电网上网电价,销售电价,调度消减量,调度消减市场补偿系数、现货市场价格,有负荷聚合时光伏、风能提升的能源消纳系数,风、光发电量,风、光售电量,风、光发电成本,风、光售电价格,调峰出清价格,电动汽车用户充电量、充电服务费、充电电费。
而且,所述步骤2的具体步骤包括:
(1)基于步骤1的采集数据,分析聚合模式下多主体价值获取路径,测算电动汽车聚合商与电网、进行电力市场交易时双方的成本、收入;
(2)测算可再生能源发电商与电动汽车聚合商进行电力市场交易时双方的成本、收入;
(3)测算电动汽车用户与电动汽车聚合商进行电力市场交易时双方的成本、收入。
而且,所述步骤2第(1)步的具体步骤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东电力控制系统有限责任公司;北京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科东电力控制系统有限责任公司;北京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3045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