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排气管悬吊减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30668.7 | 申请日: | 2020-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776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发明(设计)人: | 徐腊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万联达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3/04 | 分类号: | B60K13/04;F16F15/08;F01N13/08;F01N13/00;F01N13/18 |
代理公司: | 武汉中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69 | 代理人: | 周凡 |
地址: | 442000 湖北省十堰***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排气管 悬吊 减震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排气管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汽车排气管悬吊减震装置,包括一号橡胶壳体、二号橡胶壳体、固定座、抱箍、紧固密封件、吊装减震部件和橡胶密封环;本发明通过震动的消声器带动橡胶密封圈和一号橡胶壳体一起震动,使得橡胶密封圈之间发生轻微的错位移动,同时一号橡胶壳体发生弹性变形,在保证了汽车排气的同时实现了消声器与排气管之间的柔性连接,同时通过一号橡胶壳体与二号橡胶壳体实现了对消声器与排气管之间柔性连接处的密封;通过设置吊装减震部件实现消声器与汽车底盘之间的柔性连接,实现了对震动的消声器进行缓冲和减震,进而避免了消声器的震动传递到车体上产生共振,降低了汽车排气时产生的噪音,进而提高了乘车的舒适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排气管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汽车排气管悬吊减震装置。
背景技术
排气管安装于发动机排气岐管和消声器之间,使整个排气系统呈挠性联接,从而起到减振降噪、方便安装和延长排气消声系统寿命的作用。对于一般的汽车而言,由于汽车的废气离开引擎时压力很大,其产生的噪音可能会让人感觉到发狂,这时起到主要消音的作用就是汽车的排气管,在其内部安装消音器,大大的降低了汽车的噪音。
现有的汽车排气消声系统中的挠性联接主要用于减震和缓冲从发动机传过来的震动,进而防止发动机震动通过排气管与车身发生共振现象,但是汽车废气排到空气中时会使得消声器出现震动现象,进而震动的消声器通过排气管与车身发生共振,产生噪音,让人感觉烦躁。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汽车排气管悬吊减震装置。本发明主要用于解决现有汽车废气排放到空气的过程中消声器产生震动并通过排气管与车身发生共振而产生噪音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排气管悬吊减震装置,包括一号橡胶壳体、二号橡胶壳体、固定座、抱箍、紧固密封件、吊装减震部件和橡胶密封环;消声器两端的废气排放管上均设置有所述吊装减震部件;所述吊装减震部件连接在汽车底盘上;所述吊装减震部件用于对消声器进行缓冲和减震;所述固定座固定连接在靠近消声器一侧的所述排气管上;所述固定座固定连接在所述汽车底盘上;所述排气管上靠近消声器的一端套设一号橡胶壳体;所述一号橡胶壳体通过所述抱箍固定连接在所述排气管上;废气排放管上靠近所述排气管的一端套设二号橡胶壳体;所述二号橡胶壳体通过所述抱箍固定连接在废气排放管上;所述一号橡胶壳体与所述二号橡胶壳体为半球状结构;所述一号橡胶壳体与所述二号橡胶壳体通过所述紧固密封件连接;废气排放管与所述排气管相互靠近的一端均设置有橡胶密封环;两个橡胶密封环的端面相互接触。
工作时,在汽车废气放到空气的过程中会使消声器产生震动,进而震动的消声器带动橡胶密封圈和一号橡胶壳体一起震动,进而使得橡胶密封圈之间发生轻微的错位移动,同时使得一号橡胶壳体发生弹性变形,进而在保证了汽车排气的同时实现了消声器与排气管之间的柔性连接,因为排气管上靠近消声器的一端通过抱箍固定连接一号橡胶壳体,废气排放管上靠近排气管的一端通过抱箍固定连接二号橡胶壳体,并且一号橡胶壳体与二号橡胶壳体之间通过紧固密封件连接,进而实现了对消声器与排气管之间柔性连接处的密封;通过在消声器两端的废气排放管上设置吊装减震部件,进而实现消声器与汽车底盘之间的柔性连接,进而实现了对震动的消声器进行缓冲和减震,进而避免了消声器的震动传递到车体上产生共振,进而降低了汽车排气时产生的噪音,进而提高了乘车的舒适性。
优选的,所述吊装减震部件包括连接板、连接座、剪叉机构、橡胶套和弹簧;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在汽车底盘上;所述连接座套设在废气排放管上;所述连接座与废气排放管之间设置所述橡胶套;所述连接板与所述连接座之间沿轴向间隔设置所述剪叉机构;所述剪叉机构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板连接;所述剪叉机构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座连接;所述剪叉机构之间设置所述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板上;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座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万联达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北万联达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3066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装配式建筑用防滑调节楼梯及其组装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电机缺相检测保护系统